{SiteName}
首页
脑积水介绍
脑积水症状
脑积水分类
脑积水诊断
脑积水护理
先天脑积水

碗窑的碗,你爷爷可能也用过,现在,它只剩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风日君图

萧云集

一个地方曾经有过的东西,发生过的事情,有时会在地名中留下记忆,但记忆会丢失,会破碎,甚至完全消失。于是,世上就有了很多让人一头雾水的奇怪地名。

很多年以后,碗窑可能也是这样。

碗窑,你不知道它的名字,但你爷爷也许用过它家的碗。

闽浙交界处深山里这个叫“碗窑”的小村,曾经出产浙南最好的青瓷,行销整个江南,特别以荷花盖碗最为有名,所以这里就叫“碗窑”了,其实这里原本叫“蕉滩”。

但现在,碗窑已经不产碗了。

碗窑属温州苍南县桥墩镇,玉龙湖河谷上游,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宁静小村。

村子建在斜坡上,背靠玉苍山,面朝玉龙湖,村前绿水,村后青山……

沿着依坡而筑的石板路走进碗窑,首先看见的是两侧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倚在小山脚下。

但这显然不是西南地区苗族、土家族风格的吊脚楼,因为它的下层看不到明显的“脚”。用于支撑房屋的柱子,都被巧妙地包在了下层房屋内,这样,下层就形成了一个“架空层”,空间得到了完美利用。

这种有别于西南民族风格的吊脚楼,在今天闽西连城一带还有残存,是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坡地而创造的一种建筑样式。

而碗窑的先民正是来自闽西。

《平阳县志》载:烧造之业,最早者为南港、三十七都蕉滩,清雍正年间,夏、施、巫三姓,首创为之。碗窑《巫氏宗谱》则记载:“巫氏第十五世志益公,清雍正十一年(年),由闽汀连邑(福建汀州连城县)迁居我浙瓯昆(平阳)蕉滩之东,素业陶瓷传家。”

这也就是说,碗窑巫姓先民,是闽西连城一带的制瓷世家。

闽浙交界一带,地处偏远,自古山陡林密,直到今天交通都不太方便。却是闽西、闽北先民迁徙的最佳去处。

闽地贫瘠,九山半水半分田,尤其是在清代中前期人口暴增后,“生齿日繁而民生益艰”,人们只能移民另谋出路。

闽西、闽北和浙南山水相连,文化习俗语言都天然相近,相比于隔着武夷山脉、戴云山脉风土迥异的闽南海天尽头,先民更愿意北上浙南,在群山绵绵中寻找一处世外桃源,有几分薄地,有山林溪泉,既可避祸,又能耕读传家。

碗窑先民也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安家在碗窑——当时的蕉滩,是因为发现这里高岭土贮量丰厚,又有茂密的林木,可以作为烧窑所需的柴火;更有便捷的交通,一条长年水流充盈的大溪,从村前经过,一直通向横阳支江,进入鳌江,这就是瓷器外销的通路。

这么着,蕉滩就成了碗窑。

从几家简陋作坊起步,到半个世纪后的乾隆晚期,碗窑在温州一带已经名声很响。《巫氏宗谱》载,当时“实业瓷矿,屋宇连亘,人繁若市”。

直到清末民初,碗窑依然兴盛,一度曾聚居着40余姓多人,拥有18座龙窑,窑工四五百人,能产日用青花细瓷、粗瓷几十个品种,碗、盆、碟、杯、瓶、罐、炉应有尽有。

最繁忙的时候,碗窑村里40多条水碓,18座龙窑齐开,作坊内灯火通明,窑工彻夜不眠。碗窑的产品放排到鳌江埠头,再装上货船,远销浙江和福建、上海、江苏等地,最远到湖北、山东和台湾。

民国以后,碗窑的生意还是很红火。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蕉滩有12窑,产值约银元八万”。

但这也是碗窑最后的兴盛时光了。之后,漫长的兵荒马乱岁月开始了。依托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主要销售区域的碗窑瓷器,受战争影响程度可想而知。

年,碗窑成立蕉滩瓷器社。年,当地兴修水利,建造桥墩水库,作为碗窑瓷器最重要生产点之一的下窑,被水淹了。碗窑瓷器就此渐渐走向终结。

今天,碗窑还剩下唯一一座制瓷龙窑,土砖拱成,建在山坡上,爬满野藤的院墙内,高大的烟囱顶天而立,这硕果仅存的烟囱,俨然已是碗窑古村的标志性建筑。

作坊也还有一家,但是厂房矮小,工具简陋。古老手艺唯一的客户群,是到村里来的游客,客人们花点钱,就可以用泥坯DIY一口碗带回去。

碗窑另一处留存下来的制瓷遗迹,是水碓。这本是一种借水力舂米的工具,但碗窑的工匠们也用它们来做瓷器——46个捣臼,就是它们的半自动生产流水线,他们用水力来粉碎泥土。

以前碗窑制瓷,男女还有分工,男人制作碗具,女人就为碗具上画,一般是如意草或宝相花图案。“碗窑出品”主要都是适合百姓生活需求的日用瓷器,有一种点心碗,特别大,中间画有青花“鹅头”,当地人叫“五奎”,常用来盛稀饭。

碗窑村还有保存完好的古戏台,这居然也和制瓷有关系。当年,虽然有碗窑龙窑多达18条,几千号人从事手工制陶,但手工出品慢,要货的人又多,商人们为了屯足货,甚至往往一住半年。而碗窑地处偏僻,生活简单寂寞。为了留住客人,村里就集资兴建了戏台。

另外,碗窑内部也是有竞争的。下窑和顶窑为了争生意,曾经发生过群体斗殴。两家还分别造了两个戏台。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碗窑总是锣鼓喧天,戏文不断。下窑在唱,顶窑也唱。这个戏班子还未开拔,下一个戏班子又已到来。据说,当时温州各地区的戏班子,但凡稍稍出色的,都曾在碗窑献过艺,并且经常“斗台”。

那时的碗窑是富足的,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吃鱼吃肉碗窑地,穿丝穿绸水头街”。

现在的碗窑,跟中国许多乡村没有太大区别,全村多人,常年外出打工的有余人,因为没有村集体经济,除去在外读书的、干其他营生的,长住在村里的只有不到人。

而且这多人中,一多半是老年人,他们厮守着完好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和曾经兴盛的制瓷产业,还有戏台上古老的戏文咿呀声,一起渐渐成为历史。

碗窑的自然风光也很好。年,县旅游局开始在这儿搞旅游开发。

走过古老的村间石砌山道,沿着山路走向后山,忽然耳边响起了“轰鸣”的水声——碗窑古村竟然有深藏不露的龙潭峡“瀑布”:一挂银色水帘从一排齐整的碇步齿间整齐地向下面的山涧凌空滑落,在不远处则形成了湍急的瀑流。瀑布不是一条两条,也不是一级两级,而是大瀑衬小瀑,瀑布连深潭,深潭依陡崖。

另外,碗窑村林地面积大,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果园前景不错。近年,通过媒体介绍和宣传,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碗窑古村落,已引起各地旅游爱好者的兴趣。

年,还来了上海电影电影制片厂、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影视部门,在碗窑拍摄电影《长恨歌》、电视剧《山那边是大海》等影视剧。

年,村里的朱氏族人将自家的朱氏故宅,改建成为碗窑瓷器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就在碗窑村口,两层小楼,包括了瓷器产品、制瓷工艺等方面的展示。

村里60多岁的老匠人余师傅,一手制瓷手艺也成了碗窑景区一个特色表演,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只要有游客,我就会表演给他们看。”

碗窑之吃喝玩乐带

怎么去?

自驾:甬台温高速观美出口→国道→桥墩镇→碗窑古村。

乘车:苍南县有高铁站,在车站乘坐18路公交车到灵溪车站2元/人,然后乘灵溪—桥墩的车5元/人,再转桥墩—莒溪或者桥墩—腾垟的车4元/人,在碗窑下车,可叫售票员提醒。或者直接在高铁站乘出租车前往,价钱在一百元以内。

门票

成人票20元/每人,学生票等半价10元/人。

吃什么?

村口有一家小餐馆,不要奢望有更多的选择—全村仅此一家餐馆,只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但是这里可以提供便宜而新鲜的饭菜。如若人多,就捧着碗蹲在水库边对着青山绿水吃饭。如果结伴同行,可以事先准备烧烤的材料,在那里烧烤也是不错的选择。

住哪里?

碗窑很小,没有可供住宿的酒店宾馆,多数人会选择当天返回苍南。背包客可以住在农家,每人约几十元。

玩什么?

一定要到做碗的旧作坊玩泥巴!你可以看师傅怎么做,师傅表演是不收费的。也可以自己玩,一般价钱在二三十元以内,看着泥巴在自己手中慢慢成形,变成或像或四不像的东东,还是有一点小欣喜吧!但你玩的东西不能烧出来带走,这是小遗憾。

带什么?

当然是这里的瓷器啦,从十元到几十元不等。

风日好—中国乡村生活画报

投稿邮箱:maojianjie

zjfrh.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jishuia.com/njshl/10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