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柒杯茶第篇推送内容
盖碗是一种喝茶过程中常用的泡茶器皿,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四川的“盖碗茶”就是用的这茶具。
那么盖碗有哪些使用方法?
今天三月就来跟大家分享盖碗的三大妙用!
第一,用好杯盖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杯盖香”。
杯盖香可以算是盖碗独有的一个品评维度,一泡茶的香气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芳香物质,这些物质会以物理吸附的形式附着。在冲泡时,热水与茶接触的一刻,这种芳香物质得以释放的空气中,就出现了茶香。通常水温越高,这种茶香也就会越明显。
盖碗杯盖的结构,通常都是在内侧向外凸起的,这个凸起的空间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与茶汤直接接触的。冲泡时出现的芳香物质,一部分会保留在茶汤中,而另一部分得以释放到空气中。在杯盖内壁与外壁悬殊的温差条件下,被释放出来的芳香物质再次凝结在杯盖的内壁上就出现了杯盖香。
那么,如何闻杯盖香呢?
将杯盖内壁正中对准鼻尖,在不贴到鼻尖的前提下,尽量靠近静下心来,深吸一口气,便可以完整感受到一泡茶的杯盖香。
如果杯盖有水或者比较烫,可以对着空气摇晃几下再来闻香,但一定要趁着杯盖的余温尚在的时候。因为温度高一些,这样有利于芳香物质的挥发。
杯盖香代表了一泡茶香气整体的好坏,因为这与茶汤中的香气表现基本是一致的。而且杯盖香还提高了一泡茶香气的辨识度,对品茶人辨别香气提供了方便。
杯盖的妙用还有刮沫。一些茶在冲泡时,因为茶皂素的含量较高,而很容易出现白色的泡沫,这无疑是不美观的。那么,就可以考虑用杯盖刮去这个浮沫了。
一种做法是利用水的张力,将飘在水上面的浮沫直接刮去,再倾倾盖碗,倒掉一部分茶汤,避免烫伤。
一种做法是利用盖碗杯盖的弧度,将泡沫斜到杯盖的内壁和外壁上,再用流水来清洗。同时,利用杯盖的幅度还可以搅动茶汤,使底部和表面的茶汤充分混合,促使浓度统一、口感更协调。在搅动茶汤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到叶底的情况,对辨别茶的好坏提供依据。
第二,控制时间
好茶往往都讲究层次,而这种层次不仅包括饮茶前后口腔中的变化,还包括不同冲泡次数之间的差异。
在茶壶、茶水分离杯、盖碗的对比中,盖碗可以做到快速的茶水分离。如果我们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也就间接增加了冲泡的次数,将一泡茶的整体表现分割成更多个单元。在每一个单元里,我们都可以从面香,入水香,杯盖香来分辨香气的层次,也可以品尝不同冲泡次数间滋味感的表现,来判断工艺的缺陷,从气息的差异去分辨茶的好坏等等。
无论冲泡要求的是即冲即出,还是适当坐杯,盖碗快速分离茶水的优势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多个维度上找到参考,逐渐掌握综合判定泡茶品质等级的技能。
第三,控制投茶量
大家日常喝茶通常都并不会将投茶量或者茶水比例控制得十分精细。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第一个办法是固定一只盖碗或者固定一个容量。一般来说独立泡袋的产品,都是按照ml比例设置的,所以可以首选ml的盖碗。
第二个办法就是按照经验投茶,比如按照体积来投茶。就好比白茶的寿眉,通常把干茶放到满碗的容量就可以了;再像岩茶、条索较大,一般投茶量控制在盖碗的一半较为合适,多则浓、少则淡。红茶可以考虑在盖碗容积的1/5~1/3;一些采摘细嫩的单芽茶,则盖过杯底即为合理。
虽说三种妙用各有奇妙,但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用盖碗泡茶最大的难度是烫手,如果我们掌握一些技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困扰。
第一,要注意选择盖碗的器型。
尽量选择杯盖外延更宽一些的盖碗,同时杯盖的旋钮也要尽量选择大一些或者是高一些的,这样的器型会更隔热。
第二,不要把茶汤倒得太满。
如果过满,也可以选择倒掉一部分。
第三,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抓握方式。大可不必人云亦云,自己合适的才更重要。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盖碗的分享了,不知道爱喝茶的你有没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盖碗呢?快来跟小编互动分享吧!
本周六的直播主题是与北漂女性如何应对情绪有关——情绪多emo多,当代青年如何跳出来?本期我们邀请到雨薇做客柒杯茶直播间,一起喝杯茶聊聊她的故事。
点击下方的预约,即可获得开播前提醒。
周六晚八点,柒杯茶直播间,我们不见不散。
△编辑:铄三月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