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岁末将至,元旦踏歌而来。
辞去,迎接。
辞旧迎新就是跨年的仪式感,将今年的遗憾留在逝去的时间里,满怀期望开始新的一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新年的到来,老茶客们都想为自己添置一套新的茶具,新年新气象嘛。
并且白茶市场的火热,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新茶友。
刚入门的茶友,不仅对白茶疑问多多,在茶具的选择上也犯了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像撬茶,需要合适的茶刀或茶针,才能更顺利地撬出茶饼。
否则,工具不对,破坏茶饼结构,还容易碎茶,不利于冲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器具是泡茶的基础。
接下来,就为新、老茶客们,解答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该怎么选择。
干货满满,记得做笔记。
《2》
首先是盖碗。
为什么冲泡白茶,首推盖碗?
便于闻香、有利于快出水、好清洗等等诸多原因,各位可以翻阅往期文章,当中有详细介绍。
今天主要讲讲如何选择最趁手的盖碗,以最常见的白瓷盖碗为例。
盖碗的厚薄要适中。
有茶友会认为,越厚的盖碗,越不容易烫手,因为热气会被其隔绝,但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厚盖碗不但不会隔热,而且还会大大减轻散热效果,更加容易烫手。
当注入沸水的刹那,热量就源源不断地释放,碗身逐渐发烫,到最后,怎么拿都是烫手的。
再加上材质过厚的盖碗,手感笨重,增加手腕的负担。
出汤不顺利,延长了手指与盖碗的接触时间,越来越烫的盖碗拿起来犹如火中取栗。
厚度不够的盖碗,也容易烫伤手指。
因为重量过轻,出汤时不好掌握盖碗,角度飘忽不定,极易使沸水直接烫到手指。
盖碗的容量是第二个考虑因素。
一方面,容量过大的盖碗,非凡人所能掌握。
因为需要有足够宽大的手掌,以及修长的手指来控制盖碗。
否则,手指长度不够的人,根本拿抓不牢盖碗,即使张开手指,勉强握在碗沿,在后续出汤中,也会很吃力。
若是容量太小,冲泡出的茶汤量较少。
当家里来了三五好友,每人平均分到的茶汤连半杯都没到,最后双方都尴尬。
《3》
有盖碗的地方,必然有公道杯的身影。
公道杯是茶汤的中转站,分茶时,若直接从盖碗倒出,不仅会洒得到处都是,还会影响茶汤滋味浓度。
这时,公道杯的作用尤其重要。
能让分出的每一杯茶汤,风味相同。
不仅如此,还能适当地降低茶汤温度,不至于入口时烫伤口腔。
如果出汤时有碎茶,也能让茶末沉底。
公道杯,让喝茶的舒适度大大提升,是茶席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要注意,公道杯的容量要与盖碗的容量配套,多数情况下,容量是盖碗两倍的公道杯最合适。
如果容量太小,导致茶汤过满,这样一来,不利于公道杯分茶,很容易烫手。
避免烫手,还要留意公道杯的厚度是否适中,道理同盖碗一样。
市面上常见的公道杯,材质多为玻璃。
其之所以成为主流的原因,主要是方便观汤色、察杂质。
像纯透明的玻璃,能将白茶的明亮度、清澈度、白毫丰富程度,很直观地呈现出来。
并且,玻璃的风格百搭,不用担心放于茶席会显得突兀。
若是觉得纯玻璃过于单调,还有锤纹玻璃、磨砂玻璃等材质可供选择,让公道杯也富有艺术性。
同时,玻璃材质便于清洗,轻轻地用海绵擦,就能轻易地将茶垢洗净。
最后,在挑选公道杯时,要看看材质是否耐热耐高温。
冲泡白茶使用的沸水,温度都是相当高的,能承受高温是公道杯的第一要义。
以防冷热交替间,公道杯炸裂,非常危险。
《4》
再来,便是必不可少的品茗杯。
品茗杯,我们一般分两类。
一类是自己用的主人杯,一类是客人用的杯子。
主人杯最大的讲究,就是合乎心意,选择赏心悦目的那一款便好。
客人的用杯,可以选择百搭的白瓷材质。
白瓷材质,本身颜色纯粹干净,白白净净地给人观感体验良好。
茶汤颜色一目了然,观察汤色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欣赏浆感十足的茶汤,多么快意。
另外一点,依旧是方便清洗。
品茗杯的体积、容量不宜过大。
品茶,是风雅趣事,小口细啜,彰显雅致。
体积过大,看起来就给人以笨重的感觉。
武松三碗不过岗,大碗喝酒,是江湖侠士的豪迈,而茶是要细品的,还是用小巧轻盈的品茗杯,细啜为好。
而且盖碗就那么大,茶汤有限,若是品茗杯容量较大,会出现茶汤分配不均的局面。
斟茶斟到七分满是约定俗成的事,若茶汤只占茶杯的一半甚至更少,多有失礼貌。
这可不符合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
不止容量,而且杯口也不宜过宽敞。
杯口过宽,会造成茶香挥发太快,不容易聚香,损耗了一部分香气滋味。
白茶的香气层次丰富,香型多元,茶香落水。
杯口过大,香气消散,不利于一边喝茶,一边闻香,喝茶体验不完整,实属遗憾。
所以,别看小小一只品茗杯,其中可是大有学问。
《5》
茗茶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一个爱茶的人,不仅要会选好茶,还要会配好茶具。
好的茶具,彰显着喝茶人的品味。
香花需要绿叶衬,好茶也需配好器。
在增强喝茶观赏性的同时,还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茶汤风味。
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
也许很多人不知为何饮一杯茶,茶具也有如此多门道。
盖碗、公道杯、品茗杯,不只是“花瓶”,不只是仪式感,它们承载着充分展现茶汤滋味香气的重大使命。
趁手的茶具,方便了冲泡过程是其最重要的价值。
如开头所说,准备茶具是“利其器”的过程。
将准备工作做好,才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喜悦。
?end?
小陈茶事旗下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