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染或出血导致脑积水的小婴儿来说,埋囊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时间充裕的过渡方式。待脑脊液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颜色透明,无色,白细胞15以下,糖2.0以上,蛋白以下),方可分流。指标不正常强行分流会增加分流失败的风险。有的孩子通过埋囊缓解了颅压,为脑脊液循环恢复争取了时间,积水变为静止,不需要再分流。
外引流也是一种过渡方式,但风险比埋囊大,容易渗液,引流时间不超过1个月,孩子需要一直躺在床上,不能抱起。外引流是持续引流过程,无法为脑脊液循环恢复争取足够的时间。
以下为个人抽囊经验分享:
1、准备前;做好消毒工作、洗手液、手消毒药水(医用级别)。
2、准备工具、头皮针(4.5号或者5号)、针筒、一次性医用换药包(里边包含镊子、含碘伏棉球、棉球、纱布、工具垫单、托盘)碘伏(最好是自己另外买不含酒精的、酒精常擦拭一个位置会使皮肤脆化、不利于针孔愈合)。
3、抽囊前接触孩子的都必须进行手消、戴口罩、反正多消毒没坏处、准备前工作好后打开工具、使用碘伏最好倒托盘上、一瓶碘伏反复使用的时间3、4天为佳、太久瓶口也会产生细菌。
4、开始消毒杀菌,棉球沾碘伏,从囊中间开始画圈,往外画大圈擦拭,此消毒重复3、4次即可。头皮针下针要快,拔针匀速,过程固定好孩子头部(囊的底部是金属挡片、不易扎穿、不用担心会扎过了)。
5、抽水的量十分关键,可以遵医嘱的量。我的是按照孩子情况抽——根据孩子囟门来判断。一边抽时一边手摸着囟门,感觉到囟门柔软、跳动、微凹的时候就可以。或者把孩子抱起来,头往上托成45度左右,看到囟门凹陷一点点带着跳动即可(看囟门的时候都以竖抱为准)。
6、拔针按压至没渗血后、可换纱布盖上,不需要贴太紧,能通风透气。盖纱布的作用是隔离大人或者孩子自己碰到针口处,能避免细菌接触。洗澡、洗头也要避免浸湿。清洗囊的皮肤可以用一次性纱布沾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擦拭,3、4天清洗一次。
5、抽囊的孩子需要补钠,喝淡盐水或含钠饮食,避免低钠血症,非常危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