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本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GPA4.0学霸被藤校拒录、天才亚裔被拒录……然后满屏都是怒斥学校存在“亚裔歧视”,“美本申请是玄学”等内容。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GPA:申请大学的敲门砖
GPA,GradePointAverage,俗称绩点。是学生学业完成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某种程度上,GPA代表着一个学生在9年级-12年级的每门学科的平时表现,可以反馈学生们的学习水平。
在申请者投递资料后的第一轮审核中,招生官最主要看的就是你的GPA,如果你的GPA没有达到院校的最低要求,招生官一般会直接下拒信,其他材料都不会有展示的机会。
院校排名越高,GPA的最低门槛也相应的更高,所以你的GPA也大致决定了你所能申请院校的范围。
美国名校比如藤校录取的学生的基本成绩都在年级前10%。
哈佛大学届新生调查报告:近半数在高中位列前2%。这些“学霸”们中的90%甚至表示,他们在高中就完成了微积分或更高水平的数学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Classof数据,95%的录取学生都在年级的前10%。
和哥伦比亚大学一样,布朗大学届入学新生,95%学生在高中年级排名前10%。
耶鲁大学届新生中有97%的学生成绩位居年级前10%;
达特茅斯学院的CommonData没有给出具体的GPA分数区间,但94.5%的大一新生都在年级前10%。这是藤校申请的底线,请同学们务必保住GPA!
美本录取是玄学?
然而,高GPA却不一定能录取到藤校,甚至美国TOP30学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质疑是不是“亚裔歧视”,“美本录取是玄学”!
文章小V分享过《普林斯顿招生教授:中国学生非常优秀,为什么还是被藤校拒绝?》(点击蓝字可查看详情),普林斯顿的招生官说过,亚裔学生的简历太过于千篇一律,缺乏特点。
因为很多中国家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规划,以为前期只要搞好GPA成绩即可,只要前期钢琴达到10级,会网球、会绘画等即可。
然后距离申请前几个月,开始找留学中介,才明白只有完美的成绩和日常的绘画唱歌等爱好并不足以支撑名校申请,于是只能临时抱佛脚:孩子缺少实习,去了同一家公司实习;缺少活动时,都去参加了同一种活动,流水线式生产的CV和RL,也印证了那些招生官口中所说的“千篇一律的亚裔”,而不能看到申请者在其他方面的独特性、能力或者潜力。
福克斯新闻的蓝鸟评论里“在精英大学的申请中,其实并没有所谓的「高分稳操胜券」的说法。”
简单来说,GPA4.0,成绩第一名,它呈现出的是一个“完人”,但不是一个“特别的人”,对于藤校,乃至任何名校的招生官来说,“特别”比“完美”更重要。
所以,与其吐槽亚裔被歧视,吐槽美本申请是玄学,不如好好弄懂美本的录取逻辑!
斯坦福大学:CAIE录取规则
我们通过斯坦福大学本科录取的CAIE标准来解读一下世界名校的录取逻辑,才能更好的准备留学申请,家长和同学们也可直接查阅斯坦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