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脑积水介绍
脑积水症状
脑积水分类
脑积水诊断
脑积水护理
先天脑积水

1岁儿子被亲妈打进ICU这样的人配当妈

又是一则刷遍全网,令人发指的新闻!

7月1日,有网友曝出成都1岁的孩子被打得浑身是伤,医院的时候浑身抽搐,还来不及办手续,就直接被送进ICU抢救。

看到孩子穿着尿不湿,浑身都是淤青,两条腿没有一处是完好的,我的眼泪止都止不住。

是谁对嗷嗷待哺的孩子下如此重的手?一岁的孩子他做错了多大的事,被打成这样?

结果令人震惊,更气愤至极!

根据警方调查:当天10点多,妈妈邵某看到哭闹的孩子,情绪失控,把孩子当成了发泄的工具。孩子被打得浑身抽搐整整2小时,医院抢救。

无独有偶。

今年4月23日,黑龙江一名4岁的女孩被继母殴打至脑震荡,被送进ICU抢救。医生诊断:孩子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顶部软组织挫伤......

身上有烫伤、有刀伤、一条条口子划在腿上该有多疼,脸上的伤让身为老母亲的我都不敢看上一眼。

据邻居证实,很多次听到孩子被体罚、关在门外,哭得撕心裂肺。

并且,据好心人的爆料,生父于某龙也参与殴打女儿。原因仅仅是4岁的女儿淘气,大小便不能自理。

为了发泄他们的情绪,让一个孩子来承受身体和心理的痛!

儿童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绪失控,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严重的阴影,这样的阴影将伴随孩子成年,甚至终身,成为他们大部分情感伤痛的来源。

父母的坏情绪,不该孩子来买单!

前不久,江苏南通一位妈妈抱着5岁的孩子坐在22楼的窗口,想要跳下去。

经了解得知,原来是家庭矛盾引起的情绪失控,让这位妈妈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随后,女子的丈夫通过与她谈话分散注意力,消防员迅速冲上去抱住了女子和5岁的孩子。孩子被吓坏了,嚎啕大哭起来。天大的事,父母也不该拿孩子出气,更不该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这样的做法得给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啊。苏珊.福沃德说:父母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在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上。父母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坏情绪,而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在绘本《救命!妈妈是发怒星人》中,妈妈总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发怒:“收拾干净!我说过多少遍啦?”“牙刷放好了吗?”“要熬到什么时候?明早起来我可不管啊!”孩子心里充满了各种疑问,妈妈总是凶巴巴的,动不动就发怒,难道我有一个假妈妈?她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是妈妈不爱孩子吗?未必。但她被坏情绪裹挟,让孩子看不到爱的初心。教育学家尹建莉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生活里,太多的父母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垃圾桶,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让孩子活成了情绪的“傀儡”。联合国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在世界各地,针对儿童的暴力多被看作正常现象,每年多达2.75亿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惊涛骇浪。80%到93%的儿童在家中遭到过体罚,1/3儿童遭到器具的殴打。学生家长跟我分享了她教育孩子的经历。有一天,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来说,女儿的数学试卷都没有写完,成绩跟以往比简直天上地下。老师还说,考试的时候,发现女儿在不停地玩橡皮,导致时间来不及......老师话音刚落,她立马电话“杀”给孩子爸爸说,请假半天,女儿上天了,欠管教。夫妻俩开车飙到学校,直接从教室里把女儿拎了出来,塞到车里,“打包”回家。妈妈手里拿着充电线抽女儿大腿,爸爸反手就两记耳光,女儿被吓得跪在地上求饶,发誓下次再也不敢了。学生家长引以为豪地说,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听完瑟瑟发抖。这已经算不上是坏情绪了,跟家暴没有区别。家长从没有想过,这次的暴打对孩子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陈鹤琴说:做父母的,当小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应当重则其事,轻则其人。孩子犯错,再正常不过,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引导孩子不要再错。千万不要让你的坏情绪跑出来,摧残孩子的身心,变成孩子眼中的恶人。《少年说》有一期节目,让我印象深刻。农村来的小男孩告白妈妈,感谢妈妈不顾全家人反对,把他带到城市里来上学。妈妈含辛茹苦12年独自带着她,却从来没有喊过累,叫过苦,只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儿子。自己穿最便宜的衣服,吃剩饭剩菜,只有儿子回家的一天才会有“丰盛的饭菜”。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可想而知有多么辛苦,她却从没把坏情绪传递给孩子,养出了感恩向上的孩子。多好啊!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保罗.麦克里恩博士提出了“三位一体大脑理论”。其中有一项叫做“哺乳脑”也是我们讲的“情绪脑”。这套理论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决策和判断的时候,其实是“非理性”的。前段时间,闺蜜果果总是跟我抱怨,老公因为公司项目不顺利,回家总是乱发脾气。看见儿子玩玩具,弄乱了客厅,就大声呵斥儿子;看见闺蜜没来得及收拾的厨房,就闲言碎语,指责闺蜜不贤惠;就连看见最喜欢的宠物狗,都要踢两脚......闺蜜果果也跟老公沟通过了,老公说自己也不是有意的,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想发火。这就是“情绪脑”在作怪,明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是不是只能由我们的情绪跑出来捣乱呢?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1、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要明白,从孩子生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就“绑架”他。心理学上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思想,他从生下来就该被平等对待。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3-4岁的时候,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对世界有着探索的欲望,那我们就陪着孩子去探索,保持他们的好奇心。5-6岁的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看起来有点“小叛逆”,我们就支持孩子的想法,既保持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又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只有把孩子当做真正的人,明白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才能收起指责的嘴和动粗的手。2、不要累积怒气,要及时宣泄。朋友米米和儿子的相处模式令很多人羡慕。在儿子眼里,妈妈温柔,漂亮,从来不对自己随意发火。我向米米取过经,原来是她和老公有个约定,每个周天是他们一起出去发泄情绪的日子。或是去KTV嗨歌,或是去游戏厅打游戏,或是去海底捞搓一顿。把坏情绪及时排解,在跟儿子相处的时候自然都是好心情了。3、当坏情绪跑出来,试着向孩子解释。一次,女儿把我重要的文件撕坏了,我狠狠地骂了几句。小家伙委屈地躲到房间哭了。我走进房间抱起女儿说:“宝贝,对不起,妈妈刚才太急了。”女儿一下子开心起来:“没事的,我原谅你了。”你看,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爱我们,会包容我们的坏脾气。一个孩子拥有怎样的情绪掌控能力,将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和父母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只有父母情绪稳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后借用演员孙俪的话与大家共勉:“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策划:有养撰文:桐煊格格编辑:慧爱视觉:瑞成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秒拍、芒果tv??戳原文,进入有养父母学院获得好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jishuia.com/njszz/9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