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蓝鸟类型
蓝鸟车标
蓝鸟图片
蓝鸟历史
蓝鸟报价
蓝鸟价格

轩逸一年卖出40万辆,却止不住日产中国的

近日,日产中国发布年度在华成绩单:.5万辆,同比下跌22.1%,其中东风日产版块(日产、启辰、英菲尼迪)销售90.2万辆,同比下跌21.4%,日产品牌销售80万辆,同比跌幅最大,达到了23.6%。

日产中国巅峰期出现在年,当年创下了.4万辆的业绩,超越丰田中国和本田中国,其东风日产版块也达到了.11万辆,距离巅峰期,年日产中国下跌33.3%,东风日产下跌高达38.5%,而广汽丰田年自己就突破百万辆大关,本田中国则突破万辆。日系三杰当中,日产已经被另外两个远远甩在身后。

在日产中国体系中,启辰作为子品牌,年销售9.6万辆,是唯一一个同比正增长的日产系品牌,旗下拥有启辰大V、D60、启辰星、T60、T90、D60EV等丰富产品,但月销不足万辆的现状,至少说明它缺乏一个真正的爆款支撑品牌的发展,而且其纯电动产品市场认可度较低,过分依赖燃油车。

英菲尼迪年只有辆的交付量,作为日产高端品牌,随时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可能。

唯一能够支撑日产中国走下去的就是日产品牌,但全年80万辆的成绩单不足以给自己太多信心。而且此次公布销量数据,日产并未具体到每一款车型,我们只能结合年前11个月销量情况进行分析。

轩逸是日产顶梁柱,虽然日产暂未公布年12月销量,但年1-11月期间,轩逸累计售出辆,乐观估计全年突破40万辆问题不大,稳稳占据日产半壁江山,而如果未来有一天,轩逸也撑不住了,那么日产这座大山也会跟着倒下。轩逸系列当中,经典版销量一直很高,消费者主要看好它的空间、座椅舒适性和皮实的特点,e-power电驱版并未打开局面。

天籁作为日产中型轿车,在经历中期改款之后市场反馈并不理想,11月份一度跌至辆,全年预估14万辆,年当中有多个月份销量跌至五六千辆的水平上,说明天籁的表现并不稳定。天籁始终坚守2.0L自吸与2.0T高性能发动机的弱强组合,但入门级车型动力体验不及凯美瑞和雅阁,改款之后优惠消失,吸引力下降严重,部分门店的老款车型比新款卖得好。

如果追究日产品牌堕落的核心问题,那非新奇骏莫属。自从年7月份搭载1.5T三缸发动机登录中国市场之后,便开启了一路断崖式下跌的历程,以至于日产从未公布过其月销量,唯一支撑奇骏这块牌子的就是奇骏·荣耀,也就是老款奇骏,月销勉强维持在一两千辆的水准,奇骏家族已经彻底被边缘化。年至年期间,奇骏在华每年至少卖出16万+辆,年峰值达到了21.2万辆。

逍客是日产表现最好的SUV产品,年或突破15万辆。它之所以没有步奇骏的后尘,关键在于坚守2.0+CVT的动力总成,用看似保守的三大件,配合极高的配置冲击紧凑级SUV市场。在12-15万元左右合资SUV市场上,逍客可以给出9英寸触控屏、真皮电动座椅、自动空调、LED大灯、度全景影像等功能,竞争力不容小觑。

而骐达定位两厢车,鉴于整个两厢车市场疲软,骐达也很难有所作为,劲客需要面对来自10万元级别国产车、新能源车的冲击,性价比优势不明显,楼兰、途达、蓝鸟等产品,更迭速度太慢,市场定位不清晰,已经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线。

Ariya艾睿雅作为日产唯一一款纯电动紧凑级SUV,上市初期被官方看好,但现实就是月销几百辆,28.54万元起步价可以选择的空间太大了。

超20个点的跌幅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年我国新车销量实现了1.7%的微增,日产丢失的市场被对手拿走了,也许是合资品牌,也许是国产品牌,也许是新能源汽车。对于日产来说,中低端缺乏新能源产品支持,燃油车过分依赖轩逸,SUV产品出现战术性错误,都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

未来要想止跌并不容易,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能源看国产正在成为一种定向思维,如何加快各个价格区间新能源产品布局,是日产唯一且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jishuia.com/njszz/10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