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11个月龄的小患者。患者颅脑肿瘤术后约半年,突发高热惊厥,完成颅脑核磁共振提示“不除外肿瘤复发,脑积水”。急诊科第一时间开展救治工作,并组织神经外一科、小儿科、感染性疾病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成功为小患者施行了“前囟门”穿刺引流术。目前,小患者已康复出院。
在小患者被收治后,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小患者降温等对症治疗。同时,神经外一科团队给出了科学诊疗方案。随后,神经外一科主任张学君立即前往小儿内科,同儿二科主任张兰华和当班医护人员一起查看患者,查阅既往病历资料,共同分析病情,并耐心地同小患者母亲交流,舒缓其焦躁不安情绪,医院团队建立信任并签署了相关文书。随后,张学君对小患者实施了“前囟门”穿刺引流术。
小患者行脑室引流后,体温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意识明显改善,能够同其父母进行互动,并主动要求进食。“‘前囟门’穿刺引流成功,医院梗阻性脑积水诊断的正确。但考虑到拔出引流管后,症状可能反复,如继续携带引流管,不仅会增加感染风险,且易发生引流管脱落,不安全。”看着天真烂漫的小宝宝,张学君开始进一步思考,决心为小宝宝寻找一种更加持久的解决方案。
因为小患者还不满12个月大,选择的分流方案既要足够安全,又要不影响小患者身体生长,同时还要兼顾引流效果和经济性。经反复评估和讨论,张学君带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向小患者父母进行了详细说明。小患者家属再次表示出对医护团队的信心与认可:“医院,我们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医院神经外一科、麻醉科和小儿科的共同努力,小患者的分流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并平稳地度过了术后并发症期。目前。小患者已康复出院。
“医学其实是综合了科技、经验与人文的交叉学科,也有一定局限性。在诊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疗规范,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才能找到最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最大公约数,才能给予患者更好治疗,达到最好疗效。”张学君表示。李建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