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人而言,脑肿瘤发病率远低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高发肿瘤。但对于儿童而言,脑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儿童肿瘤发病第二位,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近1/3。
儿童时期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脑肿瘤类别多样,在儿童时期的各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大多数专家认同高发病年龄是10岁以前,特别是5-8岁期间。男孩发病稍多于女孩,这与有些肿瘤类型好发于男性有关,如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小脑胶质瘤等。
儿童脑肿瘤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有些肿瘤与胚胎发育期残余组织的异位发病相关,如颅咽管瘤、皮样囊肿等;有些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神经纤维瘤病;有些与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有些和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有关;还有些与放射性射线有关。
发病隐匿以下症状应警惕
儿童脑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再加上孩子表达能力有限,误诊、漏诊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发现孩子有头疼、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及下列症状,应警惕脑肿瘤的可能性,医院进行头部CT、核磁共振等检查。
头疼
最为常见的症状是头疼,特别是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的头疼,低龄儿童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头疼同时多伴随有呕吐,呈喷射样,应避免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
头颅增大
肿瘤导致的高颅压或脑积水,有可能导致颅缝裂开,进而表现为头颅增大。
视力下降
鞍区占位可以带来视力的下降、视野的缩小,需要与眼科的疾病相鉴别。
走路不稳
肿瘤生长在小脑,儿童会出现走路蹒跚不稳,似醉酒步态。
癫痫、发热
大脑皮层受到肿瘤刺激会产生异常放电,导致患儿癫痫,需要与发热惊厥鉴别。
发育过缓或过快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生长发育的问题,如发育迟缓、过快、性早熟等,可能与鞍区、松果体区肿瘤有关。
其他症状
其他症状还包括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颅神经麻痹等。
多学科联合治疗不必悲观
儿童脑肿瘤种类繁多,治疗手段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一些良性肿瘤外,大多需要接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
手术的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肿瘤。不能全切的脑肿瘤,也可以通过手术缓解临床症状,并取得病理,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放疗和化疗可以明显延长脑肿瘤患儿长生存期,部分脑肿瘤患儿甚至可以通过放化疗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也开始应用于儿童脑肿瘤的治疗,将为治疗带来更多的可期效果。
儿童脑肿瘤MDT团队简介
医院是医、教、研、防、健为一体的大型医院,在儿童肿瘤专家、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强的牵头指导下,医院成立了由儿童肿瘤科、脑系肿瘤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放射影像诊断科联合组建的多学科治疗团队,针对儿童脑肿瘤病例定期举行多学科讨论,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以精湛的外科技巧、精准的放疗技术、前沿的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充满人文情怀的护理团队,为患儿的诊治带来更多希望。
提供、审核
脑系肿瘤科、儿童肿瘤科
编辑
宣传处朱芸、曹亚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