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脑积水介绍
脑积水症状
脑积水分类
脑积水诊断
脑积水护理
先天脑积水

综述欧美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现状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是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的罕见肿瘤。在大多数分类中,它们通常被划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生殖细胞瘤是一种高度可治愈的肿瘤,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的生存率较差。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总体处理的方法上有一些不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治疗强度,特别是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容积,以减少迟发后遗症的风险,同时保持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高治愈率。

《ClinicalOncology(TheRoyalCollegeofRadiologists)》杂志年4月刊载[30(4):-.]医院BowzykAl-NaeebA,MurrayM,HoranG等撰写的《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现状CurrentManagementofIntracranialGermCellTumours》(doi:10./j.clon..01..)

临床治疗处理

危险分层

出于治疗和预后目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一般分为生殖细胞瘤(约占所有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70%)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治疗策略也取决于欧洲和日本不同风险群体和不同风险分层(表2和表3)。

表2.欧洲和日本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风险分层;

风险分层

风险分组和定义

欧洲(SIOPGCTII)

生殖细胞瘤

非生殖细胞瘤,是指

?血清或脑脊液肿瘤标记物增高(HCG50IU/l)和/或AFP25ng/ml);

?不管是否存在生殖细胞瘤成分,组织学上有卵黄囊肿瘤、绒毛膜癌或胚胎性癌的证据;

?标准风险:AFP≦ng/ml和年龄≧6岁;

?高风险:AFPng/ml和/或年龄6岁;

日本(Matsutani)分类

良好预后

?生殖细胞瘤:β-HCG阴性;

中等预后

?生殖细胞瘤:β-HCG微阳性;

?“恶性畸胎瘤”;

?主要包含生殖细胞瘤或畸胎瘤的混合性肿瘤;

较差预后

?绒毛膜癌(CC);

?卵黄囊肿瘤(YST);

?胚胎性癌(EC);

?主要包含绒毛膜癌(CC)、卵黄囊肿瘤(YST)胚胎性癌(EC)的混合性肿瘤;

?高β-HCG(mIU)或高AFP(ng)的肿瘤

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AFP:甲胎蛋白;

CSF:脑脊液

表3.比较欧洲(SIOPE)、北美(ACNS)和日本目前治疗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方法

生殖细胞瘤

非生殖细胞瘤

局灶性

转移性

局灶性

转移性

欧洲(SIOPE)

SIOPGCTII

先化疗*,再接着

全脑全脊髓放疗(24Gy)和对原发和专业部位局部推量(16Gy)

先化疗再接着局部放射治疗(54Gy,30次分割)

先化疗再接着局部放射治疗(30Gy,20次分割)以及对原发和转移部位推量放射治疗

?完全效应:单用全脑室放疗WVI(24Gy,15次分割)

?部分效应:全脑室放疗(24Gy),接着局部推量(16Gy,10次分割)

?病情稳定,考虑后续手术切除

?无活性或纯生殖细胞瘤:全脑室放疗(24Gy),接着局部推量(16Gy,10次分割)

?有生殖细胞瘤成分的畸胎瘤全切除:全脑室放疗(24Gy),接着局部推量(16Gy,10次分割)

?有生殖细胞瘤成分的畸胎瘤未全切除:全脑室放疗(24Gy),接着局部推量(30Gy)

USA

ACNS/

先化疗**再接着全脑室放疗和局部推量(全脑室放疗18Gy,10次分割,如果有完全效应,再接着局部放射治疗12Gy,8次分割;以及全脑室治疗24Gy,12次分割,接着局部放疗12Gy,8次分割)

先化疗接着全脑全脊髓放疗和原发部位推量治疗

先化疗接着全脑全脊髓放疗(30Gy,20次分割)和推量放疗(24Gy,15次分割)

先化疗接着全脑全脊髓放疗和原发部位推量治疗

日本风险分组

治疗推荐

良好预后

同步放化疗

?3个周期的ICE化疗,以及23.4Gy的全脑室放疗或全脑放疗(治疗基底节肿瘤和脑实质内多发肿瘤)

中等预后

同步放化疗,接着以ICE方案进行以效应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如果完全效应,无需辅助化疗;如果无完全效应,3个周期的ICE化疗)

?3个周期的CARE方案化疗伴随总剂量50.4Gy的放疗(三脑室周围多发肿瘤,单独全脑室放疗50.4Gy);全脑室放疗(23.4Gy)及推量治疗(27Gy)三脑室周围的单发病灶;或全脑放疗(27Gy)及局部推量治疗(23.4Gy)治疗基底节肿瘤和脑实质内多发肿瘤。

较差预后

伴随同时放化疗

?ICE方案化疗,对肿瘤瘤床放疗30.6Gy,再接着全脑全脊髓放疗30.6Gy,和ICE方案化疗5个周期。

WVI:全脑室照射放疗;CSI:全脑全脊髓照射放疗

*化疗(以铂剂为基础)包含。

**化疗(以铂剂为基础)

×CARE翻案:Carboplatinmg/m2第一天和Etoposidemg/m2第1-3天;

××ICE方案.Ifosfamidemg/m2,Cisplatin20mg/m2和Etoposide60mg/m2都在第1-5天使用。

在欧洲和美国,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被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在日本,病人是按不同风险分组分层分为三组:预后良好(单纯生殖细胞瘤puregerminoma),预后中等(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和预后较差(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最后一组包含混合恶性肿瘤,具体定义见下文)。

根据欧洲标准,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具有诊断性意义的血清或脑脊液(CSF)的甲胎蛋白(AFP)高于ng/ml或年龄小于6岁被认为具有高风险。

生殖细胞瘤

首选初级手术的作用

目前,手术在诊断中的作用仅限于手术干预阻塞性脑积水或急性视力下降,以及对标记物阴性的患者进行和/或活检。不建议对生殖细胞瘤进行首选手术切除治疗,因为病变对放化疗很敏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通常大于任何潜在的获益。

局部的生殖细胞瘤

所有的生殖细胞瘤患者都具有高度的辐射敏感性,过去都单独进行全脑全脊髓照射,其治愈率超过90%。然而,这种方法有难以接受的毒副作用,如神经认知损伤和内分泌障碍,这引发了降低全脑全脊髓剂量的研究同时保持良好的预后,而将迟发毒副作用的风险降到最低。

降低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剂量和化疗后肿瘤床放射治疗

Bamberg等报道前瞻性试验(MAKEI83/86/89)的降低单独全脑全脊髓放疗(CSI)的剂量治疗生殖细胞瘤的结果。在MAKEI83/86试验中,全脑全脊髓放疗(CSI)的剂量为36Gy,随后对肿瘤推量(boost)14Gy,而在MAKEI89研究中,全脑全脊髓放疗(CSI)剂量为30Gy,然后对肿瘤推量(boost)15Gy。在MAKEI83/86的研究中,患者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在MAKEI89研究中,患者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92+4.6%。对应的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和88.8+4.7%。

SIOPCNSGCT96前瞻性比较降低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至24Gy,随后肿瘤推量16Gy(n=例)与局部放疗40Gy后化疗[两个周期的卡铂和依托泊苷(carboplatinandetoposide)与两个周期依托泊苷和异环磷酰胺(etoposideandifosfamide)交替进行](n=65)。总体生存率(全脑全脊髓放疗组0.95+0.02;联合治疗组0.96+0.03;P=0.72)和无副反应生存率(EFS)(0.94+0.02对比0.88+0.04;P=0.13)两组相似,但无进展生存率(PFS)有显著差异(0.97+0.02对比0.88+0.04;P=0.04),支持进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然而,这项研究表明,降低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是一个可接受的局部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方案生殖细胞瘤。

在SFOP试验中,10例行局部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有8例的复发发生在脑室周围区域。随后,在SIOPCNSGCT96的研究中,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后的7例复发患者中,有6例复发在脑室或有合并的原位复发。这些观察,以及来自

日本的报道,促成欧洲目前的全脑室放疗(WVI)作为治疗局部生殖细胞瘤的标准放疗的靶体容积(图2)。其他一些研究也报告化疗后行局部放疗。在SFOPTGM-TC90-92年的研究(n=29),使用卡铂(carboplatin)、依托泊苷(etoposide)和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进行两个周期的化疗,随后)对初始肿瘤体积局部放疗(40Gy)获得的4年的总体生存率%和无副反应生存率EFS为93.3+6%。Aomaya等对16例单纯生殖细胞瘤和11例分泌HCG的生殖细胞瘤使用(依托泊苷和顺铂)化疗接着行局部放疗(24Gy),平均随访58个月,两组的5年的疾病相关生存率为%,单纯生殖细胞瘤总体生存率为93%,分泌生殖细胞瘤总体生存率为75%。单纯生殖细胞瘤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9%,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44%。

图2.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放射治疗计划。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接受不同放射治疗的靶区容积(与图1所示同一患者的放疗计划):(A)肿瘤和脑室轮廓;(B)脑室轮廓。患者最初接受全脑室照射25Gy,15次分割照射,再局部推量照射10次分割16Gy(A-B)。复发后,病人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的再次放射治疗(C-E)(25Gy,15次分割),然后局部推量(15Gy,9次分割),不考虑以前的放疗。

局灶性生殖细胞瘤能避免放射治疗吗?

第一个国际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合作试验(n=45例),84%生殖细胞瘤患者在没有接受照射的情况下达到完全效应;然而,20例(44.4%)患者后续复发,需要进行抢救性放射治疗。其他研究也报道单独化疗的复发率较高超过50%,提示放疗是目前局灶性生殖细胞瘤治疗标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反应适应性(Response-adapted)放射治疗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化疗后降低患者放疗剂量是否可以达到完全的效应而不会减少治愈的机会疗。一个小型的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治疗结果的前瞻性研究中比较患者单独放疗(全脑全脊髓放疗19.5Gy,全脑室放疗19.8Gy,治疗单个病灶;以及全脑全脊髓放疗24Gy,全脑室放疗16.2Gy,治疗多发病灶,n=14例)与患者化疗随后进行反应适应性放射治疗(低于40Gy)(n=14)。整个队列的3年的总体生存率为%。放疗组的中位数生存期为58个月,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数生存期为68.5个月。这项研究表明反应适应性放疗是一种可行的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方案。

目前欧洲的SIOPGCTCNS的II期研究中,局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采用化疗治疗(卡铂和依托泊苷两个周期以及异环磷酰胺和依托泊苷两个周期交替进行,如果化疗后再评估有完全效应,接着行全脑室放疗WVI(15次分割,24Gy);如果化疗后再评估,有部分效应,则行全脑室放疗WVI(24Gy)随访局部推量(16Gy,10次分割);如果病情稳定,可行手术后放疗。

在北美ACNS研究中,患者有非转移性生殖细胞瘤化疗后取得完全效应,对病变累及区域进行放疗(30Gy),未出现完全效应的,采用全脑室放疗WVI(24Gy)后续肿瘤推量(21Gy)。目前的ACNS研究中,生殖细胞瘤患者(卡铂、依托泊苷四个周期)化疗后出现完全效应,接受全脑室放疗WVI(18戈瑞)和原发肿瘤推量治疗(12Gy)。0.5cm(鞍上)或1cm(松果体区)患者,但残留≦1.5cm,没有进行二次手术,应用全脑室放疗WVI(24Gy)治疗,然后局部推量治疗(12Gy)。这些研究的结果可能会给局灶性生殖细胞瘤的反应适应性放射治疗带来提示。

虽然欧洲和北美的方法中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序贯化疗和放疗为主,日本的方法以同步放化疗为主(表3)。然而,并没有对这些不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的机理作比较分析

转移性生殖细胞瘤

目前全脑全脊髓放疗加上局部推量是标准的治疗。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放射治疗技术是不同的。SIOPCNSGCT96研究报告使用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后续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24Gy)和原发部位(16Gy)和转移部位推量补充治疗的转移性生殖细胞瘤患者的5年无副作用生存率EFS和总体生存率为98%。因此,目前的治疗建议推荐对转移性生殖细胞瘤的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CSI再对原发和转移部位进行推量(boost)补充治疗。

反应适应性(Response-adapted)放射治疗

在前瞻性的II期研究中,(n=17),患者采用20Gy全脑全脊髓放疗,以及后续对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进行推量(10Gy)补充放疗,取得完全的效应。对于化疗后出现部分效应或疾病稳定的患者,进行30Gy的全脑全脊髓放疗,然后23Gy推量补充放疗累及区域。11例患者达到完全的放射效应。中位数随访51个月,所有17例患者全部生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反应适应性放疗治疗播散性生殖细胞瘤的作用。

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

首先手术的作用

(成熟和未成熟)畸胎瘤,因为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建议行手术完全切除,或化疗。MAKEI89试验结果表明,(非畸胎瘤)其他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患者,接受先期手术并没有提高生存率,因此不推荐。

局灶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比生殖细胞瘤更需要积极的治疗方法,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在发展中。过去对单用放疗的研究报道20%-40%的总体生存率,而化疗后放疗会达到60%-70%的生存率。SIOPGCT96研究显示,例局灶性NGGCT患者中接受化疗和局部放疗,中位数随访期35个月(10年总体生存率67%),69例仍处于病情缓解状态。在SIOPGCTII期研究中,有局灶性NGGCTs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后手术切除,如果仍存在残留肿瘤,接着行局部放疗(54Gy/30次分割治疗肿瘤床)。新辅助治疗是基于两个风险组:标准风险(诊断时的血清或脑脊液AFP≦ng/ml,年龄≧6岁);高风险(AFPng/ml或年龄6岁)(表2和表3)。

COGACNS报告NGGCTs患者接受(卡铂和依托泊苷三个周期与异环磷酰胺和依托泊苷三个周期交替)化疗,接着全脑全脊髓放疗(36Gy)和局灶性推量(boost)放疗(18Gy)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84%和总体生存率为93%。随后的ACNS研究旨在评估放射治疗领域的策略,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有或没有重新考虑手术的情况下,降低全脑室放疗WVI(30.6Gy)与局部推量补充(23.4Gy)局部治疗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的患者达到完全/部分效应。经过中期分析后,该研究已提前结束并正式报告的结果尚在等待。

因此,对局部放疗的建议来自SIOPCNSGCT研究。基于SIOPGCT96研究的复发形式,在例局灶性NGGCTs患者中有25例复发,17例为局灶性,2例为脑室性,1例为远处,5例为结合性。在日本,局灶性恶性畸胎瘤和局灶性主要由生殖细胞瘤或恶性畸胎瘤组成混合性肿瘤(中等预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接着再行依据效应的辅助化疗。在提前结束的ACNS研究中,局灶性的NGGCT的最佳放疗容积全在球继续保持着不同。

目前的治疗建议推荐对局灶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采取化疗后接着行局部放疗。

播散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

在SIOPCNSGCT96研究中,患者有转移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28)先接受化疗接着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30Gy),推量补充治疗原发肿瘤和肉眼可见的转移灶(24Gy),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2%。对于转移瘤患者,治疗随后加入SIOPCNSGCTII期试验,局灶性病变高危患者补充剂量强化。

目前的治疗建议推荐对播散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先行化疗接着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再局部推量补充治疗原发和转移部位。

初级治疗(PrimaryTreatment)后的残留病变

生殖细胞瘤

目前,有残留病变的生殖细胞瘤患者治疗后只有通过定期连续影像才能观察到。Calaminus等报告在例初级治疗后出现放射影像残留病变异常的67例(35%)患者进行了评估,没有一个病人需接受进一步治疗。只有一个病人出现疾病进展。有或没有残留病变的(n=)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7%和94%,P=0.41)。

非生殖细胞瘤(Non-germinoma)

在初级治疗后,大约30%的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有残留病变的放射影像学异常。常见的是有畸胎瘤成分的肿瘤,而且有些病变在治疗过程中会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growingteratomasyndrome)”,提示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不久,尽管肿瘤标记物有反应,肿瘤大小增加。在一项SFOP研究中,27例因为考虑再手术的的患者中的14例进行了病理检查,残留病变仅表现为畸胎瘤或纤维化。在这项研究中,74%的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53个月。类似Ogiwara等的研究,中间接受手术的7例NGGCT患者,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后未出现完全效应,5例表现为畸胎瘤,另2例表现为纤维化。中位数随访期48个月,所有患者保持生存,未见疾病。在目前的SIOPCNSGCTII期研究中,患者在初步化疗后,如果可行的话,接受手术切除残留肿瘤,并未达到完全效应。然而,此时有不可切除的肿瘤的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应考虑切除持续存在的肿瘤。

畸胎瘤

畸胎瘤可以分为成熟的畸胎瘤,不成熟的畸胎瘤或恶变畸胎瘤(teratomawithmalignanttransformation)。完全切除或最大限度安全切除后观察是治疗可选择的方法。未成熟畸胎瘤和恶变畸胎瘤的治疗类似于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Lee等报道31例原发性颅内畸胎瘤的治疗结果。该回顾性研究的中位随访期72个月。19例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放化疗。31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复发(6/8接受抢救性手术)。无论是否接受过辅助治疗,所有患者(31例)的5年生存率为74%。

由于病例数量少和组织学上的差异性,对辅助治疗所起的作用仍存有争议。

疾病复发

生殖细胞瘤

在日本的研究中,大约有10%的患者是局部复发,20%在原来的治疗后出现生殖细胞瘤的转移性复发。局部复发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最常见在治疗后2年内复发。肿瘤沿脑室室管膜下区域播散,导致的局部放疗后这些区域肿瘤复发率增加。全脑室放疗(WVI)可以防止脑室区域复发。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解救(High-dosechemotherapywithautologousstemcellrescue,ASCR,)可用于复发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根据初次治疗的治疗容积和剂量,可以考虑再次照射。在篇文献综述中,复发生殖细胞瘤患者接受抢救性治疗,60例接受放化疗,14例接受化疗,24例接受放射治疗。46例患者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CSI)和38例接受非全脑全脊髓放疗(non-CSI)。复发后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71%。在多变量分析中,抢救性放疗和初始治疗的中间剂量(在30.6到≦45Gy的范围)治疗原发肿瘤部位预测能获得更好的生存。

Murray等最近发表的至今最大规模的对复发研究中,总共评估了58例复发的颅内生殖细胞icGCTs患者,(13例生殖细胞瘤/45例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从年到年期间,在英国和德国一致按照SIOPCNSGCT96方案治疗。复发的生殖细胞瘤患者和复发的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治疗后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55%和9%(P=0.)。复发生殖细胞瘤患者通过标准的化疗联合再程照射或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解救(ASCR),并联合或不联合再程放射治疗达到治愈。

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

约30%的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在初次治疗后出现颅内复发最为常见。如果目的想达到治愈,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解救(ASCR)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预后仍然是需要谨慎对待的。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以前都接受过高剂量放疗,需要在个案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再程放疗,也应该考虑,是否应该

进一步手术。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报道使用立体定向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治疗局部复发但效果有限。

预后和生存

预后因危险人群的不同而各异。生殖细胞瘤的10年总体生存率超过90%,,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的10年总体生率为60%-80%。

迟发副作用和生活质量

儿童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CSI)后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迟发的毒副作用与内分泌、肌肉骨骼和神经认知的并发有关。这些会影响患者在学校的表现、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Liang等评价多模态治疗对生存者神经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地点,放射治疗的范围和剂量是导致智力受损、记忆力障碍和行为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国际儿童肿瘤学会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II期研究(SIOPCNSGCTIIstudy)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

最近的进展和目前的试验

质子束治疗由于其潜在迟发副作用影响的减少,同时能维持目前的治愈率,越来越受到儿科肿瘤学的重视。两项研究已经报道质子治疗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中的作用。一项对22例接受适形质子治疗的患者的研究显示,平均随访2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95%,总体生存率为%。在另一项研究中,20例患者中,生殖细胞瘤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9%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为82%。到目前为止比较采用质子放疗对比常规放疗治疗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三期试验报告,尚未发布。一个目前开放的二期试验(NCI-)正在评估化疗联合干细胞移植的作用。

成年人颅内生殖细胞的治疗处理

成年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处理方法与儿童类似(表3。在一项研究中,有1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年龄范围18-40岁)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期46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未见疾病复发。在另一项研究中,生殖细胞瘤患者(n=20)接受化疗后,接受放射治疗(30-35Gy),其中针对原发肿瘤(孤立的生殖细胞瘤,n=14例)放疗,整个脑室(多病灶的生殖细胞瘤,,n=5例)放疗或全脑全脊髓放疗CSI(转移性生殖细胞瘤,n=1)。中位数随访55个月,18例患者生存,且疾病治愈。在这两项研究中,生殖细胞瘤的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后减少放射治疗的容积。

结论

对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治疗的有效性各不相同,因此在预后方面也互有差异。尽管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整体治疗处理中(表3)存在着差异,生殖细胞瘤目前的生存率为80%-%,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的生存率为60%-80%。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采用多模式治疗。极好的预后意味着生存患者能活得更长。因此,治疗的迟发副作用的风险相当高。尤其对于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需要未来研究以提高治愈的机会,进一步降低特别是生殖细胞瘤患者的迟发毒副作用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jishuia.com/njsjs/9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