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蓝鸟类型
蓝鸟车标
蓝鸟图片
蓝鸟历史
蓝鸟报价
蓝鸟价格

日产纯电败局,油改电首当其冲

今年6月,是东风日产20岁生日,他们在发布会上宣布“再创业计划”,这个词就很微妙,入华20载了“再创业”,意味着一切从头来过,无论是品牌战略,还是新车计划,都说明了日产汽车此前的纯电动战略彻底失败。

销量不佳自然是东风日产由盛转衰的根本,数据显示,年,东风日产(含启辰和东风英菲尼迪)销量为92.16万辆,同比下滑16.74%,而这也是东风日产自年以来销量首次跌破万辆。

进入年,东风日产在销量上也未能止跌,今年1-5月,东风日产累计销量为26.57万辆,同比下滑29.28%。虽然东风日产在售车型众多,但能够稳定保有市场份额的只有轩逸一款车,它几乎占了东风日产五成的销量。即使表现出众,轩逸在5月份的销量也下滑了22.1%,可想东风日产的境遇有多糟糕。

过度依赖轩逸,日产把路走窄了

销量下滑暴露出了东风日产过度依赖单一车型的毛病。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坤指出:“过度依赖某一款车型的销量会使东风日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可以看到,一旦轩逸的销量出现下滑或者市场竞争加剧,东风日产将面临较大的销量压力,可能导致整体销量下降。

事实也正如他所说,今年前5个月,轩逸燃油版的销量达到13.57万,其他车型如蓝鸟、途达、骐达,今年月均销量均不过千辆。即使是新天籁,也没有了以往强势的销量表现,再也没有月销过万的表现。

如果东风日产依旧过于集中资源和精力在几款主销车型上,产品线不够丰富和多样化,就会使消费者感到选择有限,逐渐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整体销量和市场份额。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东风日产的决策好像都很单一,他们始终都是在原有车型上改改就推出,完全丧失了创新和竞争力。

当然,也不是说东风日产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计划在产品阵容上做调整,加速导入电驱化车型,其中日产品牌在年前将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到年,80%的产品线将实现电驱化。只是,这条路不好走,此前的转型失败就是教训!

抛开“油改电”,日产也许还有戏

就像上文说的,东风日产过度依赖轩逸车型,在他们纯电转型时也是如此。电动化伊始,东风日产也选择在轩逸上“动刀”,但这个“油改电”太草率,虽说它是出自E-Platform电动车专属平台,但其实就是换了“马甲”的日产聆风,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技术特点,放在中国市场都没有竞争力,月销量不过三位数,也就拿来跑跑网约车。

更早之前,启辰也打过聆风的注意,他们推出了一款晨风车型,它与聆风一脉相承,售价更是高达24.78万元,续航则只有km。当初聆风以进口身份进入中国,结果没有一点水花,启辰晨风更是如此。这一年,正是造车新势力兴起的时期,东风日产选错了方向。

就像网上有人说的:“我开了几年‘油改电’的车,总体感觉是,性能、外观上都没有特点,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小毛病。现在纯电动平台新车型越来越多,‘油改电’的路越走越窄了。”现实就是如此,“油改电”的使用、销路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不就是日产的现状吗?

当前,在电动化浪潮下,车企需要兼顾成本、规模和品牌形象。因此,做专属纯电动平台并非易事。在规模上,纯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销量平分秋色还需要时间。为此,车企也在探索加速前行之路。其中,比亚迪研发了兼容性更好的BNA平台,同时兼容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大大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我认为这是东风日产可以学习的地方,要把电动化和智能化很好结合起来才有出路。其实,日产也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那就是推出的e-POWER技术,这个路子至少比“油改电”靠谱些。

e-POWER最大的技术特点是,其搭载了一台汽油发动机负责为发电机提供动力,发电机再将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电动机以驱动车辆,并达成%电机驱动的目的。没错,这些为人所熟知的技术特点的描述,无一不表明e-POWER技术就是不折不扣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混的风生水起的理想汽车就是这么玩的,日产跟着来就行!

忘掉Ariya,日产需加码纯电布局

日产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失败,一方面是,中国消费者不再吃“油改电”套路,另一方面就是,日产在拥有足够技术实力的当下,没有推出更接地气的车型。迟迟亮相的Ariya,可以说出道即落伍,面对蔚来ES6、比亚迪汉、唐,极氪等竞品,Ariya毫无战力可言。

在中国,KM的续航里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主流产品已经进入到KM+的续航时代。Ariya的售价也很尴尬,27.28万元-34.28万元的区间可选择性太多,比你续航更好,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车型,国产品牌里都选花眼。

用销量来说话,5月份Ariya只卖出了辆,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也不过辆,连新势力的零头都不到,被日产寄予厚望的它,很显然是一厢情愿了。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日产太过技术控,把大部分精力耗费在了e-POWER技术研发上,而忽略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更忽略了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

日产此前也针对性的做出了调整,他们计划在欧洲销售的98%车型将是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该目标较此前设定的75%大幅提升。对日本市场的销量目标也从55%上调至58%。但对于中国市场,日产汽车却将电动车销量比例从40%下调至35%。

他们似乎对中国市场失去了信心,日前东风日产推出了两款战略级车型,一是东风日产新能源启辰大VDD-i超混动开启预售,二是超混电驱奇骏上市。虽说日产在混动技术上有优势,但纯电路线才是他们可能再次崛起的关键,e-POWER技术无法彻底解决日产在中国市场失速的问题。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具备先进的电动技术和研发能力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东风日产如果迟迟不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产品,将影响其在技术和研发方面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对东风日产品牌的认可度。

销量“跌跌不休”、新能源竞争乏力,东风日产确实到了需要“再创业”的关键时刻,但能否开启下一个意气风发的二十年,还需要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jishuia.com/njsjs/11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