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与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是排除其他可治疗性痴呆、辅助临床各种痴呆的诊断及鉴别的重要手段。
神经影像的检查手段
1、结构影像学:头CT、头MRI
2、功能影像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PET
(1)淀粉样蛋白显像(Aβ-PET)
(2)Tau蛋白显像(Tau-PET)
(3)葡萄糖代谢显像(FDG-PET)
结构影像学1、头颅CT扫描: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可治疗性疾病引起的痴呆,如肿瘤、血肿及脑积水等,难以准确显示海马结构,诊断痴呆的特异度并不高,临床主要用于疑似痴呆的筛查检查。
2、头颅MRI可以显示内侧颞叶、海马等关键部位的萎缩,在痴呆常规检查流程中,应推荐使用,在可行的情况下首选MRI头颅冠状位内侧颞叶扫描或海马体成像。
1)排除非AD病因:这些变化包括血管性痴呆(VaD)的脑血管病证据、FTD的额颞叶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的不对称额顶叶萎缩、进行性核上麻痹的中脑“蜂鸟征”以及多系统萎缩的脑干“十字征”、CJD患者皮质和纹状体的异常、年轻患者可能存在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或是炎症改变(血管炎、结节病和多发性硬化)、肿瘤、正常颅压脑积水等病因。
2)显示AD相关的特异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和内嗅皮质改变是结构核磁有关AD研究最经典的发现。海马容积缩小常作为AD诊断和判断疾病进展的指标之一,但不是最为敏感的影像标志物,因为在精神分裂症心和抑郁症中也可有类似表现。
功能影像学
AD患者早期即出现大脑局部血流及代谢活动的改变,后期才出现结构的变化,功能影像学检查有助于AD早期诊断。PET分辨率高、敏感度高,当常规检查不能明确AD痴呆诊断时,PET生物标志物应是最佳选择之一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
1、淀粉样蛋白显像(Aβ-PET):负荷增加
PET显影额叶、颞叶、顶叶、后扣带回及纹状体Aβ滞留增加2、Tau蛋白显像(Tau-PET):负荷增加
PET显示颞叶(杏仁核、梭状回、颞下回、颞中回、海马旁回)和后扣带回tau滞留明显增高
3、葡萄糖代谢显像(FDG-PET):代谢减低
PET显影内侧顶叶、颞后叶和后扣带回皮层中局灶性或弥散性氟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减低来源: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版)
声明:只为整理和学习
Perseveranceisnotalongrace.itisaboutmanyshortraces,oneafteranother.
坚持不懈不是一个长跑,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短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