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彭朝树是双桥镇取宝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是他和很多贫困户不同的是,他有头脑,他勤劳。他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做起,建茶园,学木工。患上大病后,虽然经济条件雪上加霜,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到,不像有的困难群众样,怨天怨地,而是建房修路。他的妻子也是任劳任怨,块钱挣,80块钱也挣,70块钱也挣。不像有的贫困户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起。正是因为彭朝树一家有这种勤俭持家的观念,所以在大病后,不等不靠,力争自主脱贫。希望大家都有这种心态,力争早日脱贫。
彭朝树住双桥镇取宝村三组,今年53岁,全家5口人,上有80岁老母,下有一双儿女。彭朝树承包耕地15亩,其中水田1亩,茶园1亩。为了用钱,他用业余时间从师学木工,艺成之后,天晴种地,下雨给周边农户做木工。
彭朝树的观点是住在农村就得靠山吃山,以水养人。先后新修水田2亩,发展桑园3亩,发展茶园2亩,年平均出售肉猪1头,依靠自身发展不断增收。
后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父母年老,儿女上学,处于人多劳少的现状,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大女初中毕业后主动放弃学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一人远离家乡,去广州打工,供养上初中的弟弟和上高中的妹妹。
好景不长,不幸的噩梦降临在了彭朝树的头上。
年夏天,彭朝树感觉头痛、脑昏、耳聋,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听神经脑瘤,需在西安进行治疗。在妻子的陪同下,在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做听神经脑瘤开颅切除术,当时大夫建议做伽玛刀手术,本人认为开颅切除手术成功费用资金条件也不允许,所以放弃了伽玛刀手术。在院治疗50天,出院后回到家中休养。这年小儿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为了还父亲治病的外债和二姐上高中的费用,16岁的他远离故乡,奔赴异地务工。
年9月彭朝树残瘤复发,第二次进医院,通过复查后做伽玛刀手术,这次住院15天。出院后经过7个多月的休养,脑瘤继续复发,症状是头痛、脸肿、呕吐,经过两次住院治疗已欠下外债10余万,第三次说啥也无能为力,本人坚持放弃治疗,在家人和亲友的劝说下,通过筹资借钱三上西安。
年3月在西安确诊为脑积水,这次进院与他生命结束只差一天,大夫说要是晚来一天就无法抢救了。及时做了脑积水分流管手术,挽救了他的第三次生命,于年4月出院,至今分流管还埋藏在体内。
这年二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以喜解忧,给家中带来了未来的希望。老二带着自责的心态步入大学,姐弟俩拼命在外务工,节假日加班加点不休息,省吃俭用,未换过好的新衣服,老大立下不还清外债不嫁人的意愿,姐弟俩把所挣的钱全部寄回家中还债和供养在校大学生。
在彭朝术病重期间其妻陈平全更是挑起了家中的大梁,种庄稼维持生活,养猪补给油盐,农闲时就在附近建筑上打工。清早安排家中生活和猪食,晚上回家给家中做饭和喂猪,建筑上元一天她干,80元一天她干,70元一天她还是干,有人说70元一天不如在家,她却说我挣得不是70元,而是一种希望。
勤俭节约,治家有方,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彭朝树的梦想就是脱贫致富,他把家庭成员进行精心分工,母亲年老在家看门,自己体力劳动无法干,负责家庭生产,妻子在附近做临时工,小儿子继续在外地建筑上务工。有了好的安排和计划,一年半的时间,聚全家之力,已存款6万余元。
只满足吃饭不是彭朝树的追求,要脱贫就得改善家庭环境和住房,年二女大学毕业,没有在校生的负担,他决定修建入户公路米,原址打地基建房。亲朋好友有得知后劝他说:“你把外债刚还完,余钱不多,老土墙房还能将就住,等几年存够了钱在建不迟”,他确坚定的回答:“我把钱存够了再建房,可能我这一辈子也建不起房,人就是要有压力,先把房建成后再还账”。他决定了的事从不改变,说干就干,于是,租用机械修路开地基,于年底建起了3间2层的小平房,从而解决了住房和基础设施问题,房是建成了,又欠下10几万元。
年二女被湖北省某人事局录用,二女为了回报大人,把挣下的工资,除开日常开支外全部寄回家,儿子更是务实肯干,截止年底,把建房外债还完。于年4月又筹资金3万余元对入户米的土路进行了硬化。从此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
彭朝树在困难面前不等不要,依靠自身发展,不向国家伸手,自力更生,的确是广大贫困户学习的榜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