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树荫,走入太阳;
走入一阵湍湍的琴声,
睡得指隙出寒濑?
谁用十根触须在虐待,
精致而早熟的,
钢琴的灵魂?
弄琴人在想什么?
——余光中
声响01
日子总要有点动静
动静皆宜
文:米米说起《月光曲》,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怕是贝多芬,那月光静谧悲伤又无奈,确实是动人心弦的绝响。可我,偏心德彪西。彪悍的男人,德彪西的彪德彪西被奉为「印象派」音乐风格的先驱,因为当时法国印象派绘画众人皆知。法国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认为德彪西的音乐用了太多不协和音程,曲式不伦不类,有种“看莫奈的「印象派」画作”的感觉。可实际上,彪叔并不喜欢人们给自己贴上某流派的标签。对他而言,「印象派」似乎是对不循规蹈矩的创意艺术的一种讽刺和戏谑。他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德彪西的音乐营养来源是多元的,并不限于印象派。他始终带着反传统的脾气进行着反传统的探索,如他所言:“保持自我,并为自己的信念牺牲受苦。”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人如其名,是个彪叔。
理论是不存在的,悦耳就是法则
彪叔小时候没怎么上过学,因为他出生的时候长了个奇怪的双层额头,看上去有点像脑积水导致的畸形。
母亲担心他的健康所以不允许他上学,但是,亲自给了彪叔所有应该接受的初级教育,培养了他对精美物件的喜爱之情。
长大后的彪叔知道自己接受的教育不全面,于是拼命的读书,什么都读,连字典也不放过——"我非常喜欢读字典,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德彪西的小时候是一位小书迷彪叔很争气。11岁就在人争夺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当时最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教授他的都是知名的音乐大家。但或许他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爱挑战的个性,在学院派的教育环境里,偏要打破传统规则。常常不按照老师教授的传统规则来作曲,而是大胆尝试写出新颖、效果奇异的和声,探索各种新的声音组合。德彪西认为「理论是不存在的,悦耳就是法则」。为此,常常遭到老师们的严厉斥责,甚至差点被开除。对于音乐,他很坚定。“我宁愿同意去制作假币,也不愿写下三小节并非源于心中强烈情感冲动的音乐…”。对于奖项,他很淡定。包括当时最权威的罗马奖,德彪西也不放在眼里。年,提交参赛作品《浪子》后,他来到桥上散步,带着一颗愉悦的心情看桥下船来船往。当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他却说:“我所有的快乐瞬间消失……除此之外,我觉得自己不再自由。”要知道,获得“罗马大奖”对于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可以去设在罗马的法兰西学院吃住不愁的免费进修两年,更意味着获奖者持有跻身于音乐名流汇集的殿堂的门票,成为上流社会和传媒瞩目的焦点,和一个普通人成名前的跋涉画上句号了。
可,他不care。这就是德彪西——彪悍的彪。
彪叔的月光,是月色本身这样彪悍的男人,写出了什么样的月光呢?他的月光,就是月色本身——皓月清辉,远处的阿尔卑斯山积雪如银,整个天地剔透如水晶;夜空如黑色的天鹅绒般舒展着,稀疏地坠着钻石般的星星,月下的原野安详舒坦,夜风阵阵,树叶婆娑……这是贝加莫至美的风光,这是德彪西温柔至极的《月光》。
我是从电影《战后余温》里听到彪叔的《月光》。
黄昏的最后一抹余光透过窗户斜射在酒红色天鹅绒的琴罩上,被战争夺去了年仅11岁的儿子、并因此受到丈夫冷暴力对待的女主缓缓走向钢琴,长久的挣扎之后,一首《月光》「倾泻」而来。一直不敢触碰钢琴的女主,终于有勇气弹奏曾经和儿子一起四手联弹的《月光》,试着打开自己内心隐匿的悲伤,去面对那不敢回首的过去。痛哭、倾诉之后,女主被男主宽大的怀抱包裹,那个倔强的女人,顷刻柔软。《战后余温》中的钢琴曲和男主的神颜一样撩动人心我清晰地记得,那夜当我回到卧室的时候,竟发现月光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屋,爬上了墙。我便轻轻的,像个孩子般,循着这光去找月亮。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屋顶上,露出又圆又大的脑袋,温柔地照看着我。《月光》的旋律还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纵然有多少烦恼、有多少无处宣泄的情绪,或许都能被这温柔月色瓦解吧。一首诗的温柔
贝多芬的《月光曲》其实是被别人挂上“月光”之名的,但德彪西的《月光》是他自己起的名字,出自《贝加莫组曲》。
贝加莫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地区,德彪西留学期间曾在那里游览,迷恋那里的美景,从而创作了这套组曲。
《月光》是第三首,它还有另一个名字——《伤感的舞步》。灵感源自彪叔的朋友法国诗人魏尔伦创作的诗集《优雅的庆典》。
你的灵魂是一卷绝妙的风景画:
那贝加莫舞,带上假面更迷性,
奇幻的面具下却透出一丝凄情。
当她们借着小调来歌唱:
那生逢其时,爱得胜仗,
曲调却有几分犹疑彷徨,
随着这歌声溶入了月光,
月光啊,那般凄美静寂:
照得树上小鸟恬然入梦,
弄得石缝喷泉喜极而泣,
喷出的水柱是又细又猛。
——魏尔伦
这首诗凄美宁静而又富于变化,德彪西的《月光》里保持了相同的意境。
月光温柔了整个烟波浩渺的天际,抚慰了天底下所有的灵魂,最后也晕染了德彪西的人生。
真汉子都是女儿奴曾在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扮演梅丽桑德的演员玛姬·泰勒,提到彪叔时,她说“这个神秘的作曲家脾气火爆,是燃烧的火山。”但唯有当他和女儿周周在一起时,才会表现出天性中更为令人愉悦的另一面。据说有一天,他们正在花园里玩,门铃响了。德彪西仿佛觉得他那小小封闭的世界受到了威胁,就都藏在灌木丛里,直到不受欢迎的客人走掉为止。彪叔抱着女儿的样子温柔至极
这个任性不羁的男人自从有了女儿周周后,就变成了恋家男人,一心一意只为音乐和女儿。
他用最简洁的笔法创作了《儿童乐园》,作为女儿四岁生日的礼物。
在题词中他写道:“献给我亲爱的小女儿,亲昵地请求她为以后的事情原谅父亲。”
令人心痛的是,年3月25日夜晚,德彪西在德军空袭的炮火声中绝望地闭上了双眼。而周周也于次年患白喉去世,年仅14岁。
在另一个世界上里,彪叔和周周也许还会是父女吧,他还陪她玩“躲猫猫”的游戏,给她写钢琴曲,一起弹奏《月光》吧。
—END—
扑向快活的日子,和你ForLoveandYou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