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5%~10%,常见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为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
1、临床特征1)急性起病,出现后枕部头痛、明显眩晕及频繁呕吐,不出现肢体瘫;小量出血时意识清楚,可见瞳孔缩小,常见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出现共济失调,可有眼球震颤。
2)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可见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障碍,最后因枕大孔疝死亡。由于后颅窝容积小,小脑出血后发生脑疝的概率较大,临床症状变化通常较其他部位出血快,即使起初临床症状轻微的患者也应当严密观察,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
2、治疗治疗:关键是及早确诊,多以意识障碍程度、血肿量、有无脑积水、患者年龄等选择治疗。小脑半球出血l0ml或蚓部5ml的轻症患者,无意识障碍、无脑干受压可内科观察治疗;半球血肿超过10ml,四脑室受压或完全闭塞,有明显占位效应及颅内高压和有脑疝或并明显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小脑出血病例分享:
患者,男,70岁,年10月26日傍晚因“突发头痛伴站立不稳20小时”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查体:血压达╱mmHg,神志稍朦胧,GCS13(M6V4E3),CT提示右侧小脑半球片状高密度影,环池、四脑室受压,出血约12ml。于局麻下行定向软通道小脑血肿穿刺术,一次性成功,抽出陈旧性血肿6ml。术后清醒,GCS评分15分,生命体征平稳,血压/90mmHg。
术前CT显示小脑出血病人术中定向置管抽吸小脑血肿术后CT影像显示血肿已大部分清除病人术后返回病房的情况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