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子进水了!平时您听到这句话,会想到什么——你骂我!然而在神经外科,这还真不是句骂人话。
三博脑科神外六病房收住一位病人,患者男性,35岁,主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一个月”,核磁影像显示:哇,好大的脑室,进了不少水啊!
这个“水”指的是脑脊液,患者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跟颅内压增高有关。核磁影像显示脑室扩大,存在脑积水,过量的积水撑大了脑室。
对比正常人的脑室和脑积水患者的脑室:
什么是脑室?
脑质内部的室管系统。在大脑半球内有左、右侧脑室;在间脑内有第三脑室;小脑和延髓、脑桥之间为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由中脑导水管相连。脑室内含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充溢脑室并注入蛛网膜下腔滋养神经组织。
什么是脑脊液?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正常脑脊液的量是多少?
比重为1.,总量为~ml。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的速率为0.3ml/min,平均每日产生量为-ml。
脑脊液是如何产生的?
侧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脉络丛主要分布在侧脑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脑室的顶部,其结构是一簇毛细血管网,其上覆盖一层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绒毛。此微绒毛犹如单向开放的膜,只向脑室腔和蛛网膜下腔分泌脑脊液。也有人认为室管膜和脑实质也有产生脑脊液的作用。
脑脊液是如何循环的?
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
脑脊液的作用是什么?
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有效地使脑的重量作用减少至1/6,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清除代谢产物及炎性渗出物方面,起着身体其它部位淋巴液所起的作用。
为什么脑脊液过量会发生脑积水、脑室扩大?
脑积水不是一种病,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理结果。脑积水是由于颅脑疾患使得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脑室系统扩大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大的一种病症,通常以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和吸收不良较为多见,而分泌过多者较为少见。
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脑脊液分泌过多、脑脊液吸收障碍,都可以引发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临床中最常见的脑积水病因,是因为肿瘤压迫脑脊液循环通道产生的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临床上容易造成脑积水的部位以及相应肿瘤有以下几个:
01
室间孔区
脑室内的脑脊液通过此孔进入第三脑室,当此部位发生肿瘤时,此孔阻塞,会出现一侧脑室扩大。常见的肿瘤为胶质瘤。
02
第三脑室
为两侧侧脑室内的脑脊液循环必经之路,发生阻塞时,会出现两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常见的肿瘤有胶质瘤、颅咽管瘤。
03
松果体区
第三脑室内的脑脊液通过中脑的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松果体区恰位于导水管的后方,此区肿瘤,即使比较小也容易造成脑积水。通常两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同时扩大。常见的肿瘤有胶质瘤、生殖细胞瘤。
04
颅后窝
包括第四脑室内、小脑脑桥角、枕大孔、斜坡。可引起第四脑室以上脑室的扩大积水。常见的肿瘤有胶质瘤,听神经瘤、脊索瘤、脑膜瘤等。
确诊脑积水该如何治疗呢?
脑积水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根据病因、病情的不同,两种治疗可以采用分期手术或者一期手术。
对因治疗主要针对引起脑积水的病因,如颅内肿瘤、先天畸形、脑室内囊肿、导水管梗阻等进行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囊壁切除、囊肿-脑室造瘘等,往往可有效的缓解脑积水,或防止脑积水的进展。
对症治疗是针对脑积水进行治疗,目前主要治疗措施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内镜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内镜第三脑室造口
前者治疗较普及,但患者多需终生带分流管;后者对手术条件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尚不普及。有时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可通过一期手术完成,如中脑导水管闭塞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可做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解除病因,缓解脑积水。
三博脑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