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饭后半小时,秒变“养生黄金期”,受益多多!
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教您如何正确急救!
新观点
你不知道的流感,远比冠状病毒可怕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
春天经常有一种冷,
叫做“倒春寒”。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冷空气,
每年都会让人们猝不及防,
你可能没来得及脱下秋裤,
就又套上了毛裤。
俗话说“反了春,冻断筋”。
春天不注意保暖,
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袭”。
倒春寒——最容易倒下的时期
呼吸内科
春季感冒、哮喘发威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专家支招: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一定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消化内科
倒春寒,老胃病易发作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专家支招: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心内科
气温骤降,心脏很受伤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专家支招: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神经内科
初春时节脑梗很可怕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易发生中风。
这两个时间段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原因。
专家支招: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倒春寒,保命记牢3招!
倒春寒吃“味儿冲的”
“倒春寒”天气可以多吃点味儿冲的食物,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的次数,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大有益处。
中医认为,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带味儿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
倒春寒用米酒泡泡脚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伤身体,尤其是气血较弱的人,倒春寒时更易手脚发凉、腹痛腹泻。这时建议大家睡前泡脚时加点米酒。
具体方法是,在木桶或脚盆里放适量热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再加几片生姜。用米酒泡脚,会比单纯用热水泡脚更加有利于活血暖身,改善身体怕冷的症状,同时还会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天气回暖后得再捂7天
春捂的时候,要注意护好两头(头颈和双脚),帽子不要摘得过早,衣裤鞋袜也不能马上换成太单薄的。因为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本来就很容易受风寒侵袭,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气和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
六种倒春寒养生食物
大蒜
大蒜里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质;洋葱里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能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
芹菜
芹菜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压、镇静、健胃、利尿等作用。而且芹菜中水分含量占95%,一棵芹菜大约含有4到5卡路里的热量。但是人咀嚼它需要4到5卡路里的热量,进入肠胃中又需要大约5卡路里的热量。这样消化芹菜所需的热量超过芹菜本身提供给人体的热量。
苦瓜
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草莓
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
西红柿
西红柿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西红柿因为富含番茄红素,对提升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非常的有帮助,建议可以多食用。
生姜
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姜酮等挥发油,以及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粗纤维素及钙、铁、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
专家推荐Experts熊润贤
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国中医康复学会常务、中医药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中医药大医院原中医康复科主任。擅长中医药内服与外治(点穴、按摩、整脊、针、熨、贴敷等)结合及导引催眠,中医辨证论治,运用《衷中参西录》经典方加减治疗疑难顽症。主治:颈椎、肩、腰椎病(膨出、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骨质关节炎,肌肉、关节韧带损伤,脑卒中后遗症,肝胆系列疾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妇女乳腺病,男性不育(精少、活力低),泌尿结石、顽固失眠、皮肤瘙痒症等。
★长按下图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