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总书记“培育中国好网民”指示,下半年,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团省委和江西日报社联合开展了“江西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让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高昂,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贡献力量。
经上级主管部门的推荐,乐修水孙莎丽和县政协委员、党史办龚九森主任做为九江市四位候选人里面的两位,入围“江西好网民”的评选。
深入一线记录真灾情
不遗余力传播正能量
这句话就是乐修水莎丽的推荐词。这是为何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这其中的由来吧!这是个令小编感动的故事!
一位返乡女青年的网络家园梦
年3月28日的深夜,刚刚结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秒》彩排的莎丽走出中央电视台的排练大厅,总是挂着微笑的脸上此刻有着些许的疲倦。
她边走边刷着朋友圈,寻找着明天的推送素材,这时一条特别的朋友圈让她两眼微湿。
发圈者是莎丽的大学同学及修水老乡,北京市劳动模范,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党群工作负责人。同学所发的朋友圈,同学内心的由衷认可,让莎丽思绪万千。记忆一下就被拉回至曾经一起北上求学、创业北漂的日子,同时被想起的,还有那件让她毅然返乡的往事……
勾
人
心
回
忆
年4月6日,莎丽偶然在同学群看到一条求助信息——一位同学的孩子因脑积水延误治疗,以至于脑袋足足有篮球般大,但家境困难,无钱治疗。看到那孩子的照片,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莎丽极其心疼。如果没有同学转发的信息,大家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巧合的是,当时莎丽在北京有位邻居家的孩子也是脑积水,通过手术治疗已经康复。于是,莎丽马上联系上那位同学,让他们把孩子送到北京治疗。
在火车站把孩子接到为他们专门租的小房子后,莎丽就找到在北京青年报的朋友、修水老乡樊江云,请她帮忙联系当地的媒体,为孩子寻求帮助。
通过数十家媒体的相继报道,众多的爱心人士及在京的修水老乡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并得到了中华儿慈会的。短短十来天,通过中华儿慈会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的募捐,就为小鹏宇筹集了十一万八千元的爱心捐款,中华儿慈会还承诺孩子后期的治疗费用他们都会承担。
这次公益事件的全程参与,让莎丽深深体会到在外的老乡对家乡父老的热心和无私,也见证了网络的力量。当即莎丽便萌生了创办一个以传递正能量的想法,于是注册了一个“莎丽爱心小站”。北漂十年的倦怠加上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莎丽决定放弃北京的事业,举家返乡,并在一个契机下创办了“乐修水”。她立志为漂泊他乡的游子和家乡父老搭建一个网络的桥梁,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传递感动与正能量,传播修水文化。
她的故事,就像一本书。
从零的起点到近十万的忠实粉丝,创办乐修水近两年来,熬了多少个通宵,跋涉了多少路程,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精力,冷暖只有莎丽自己知道。热衷公益加上离家二十来年的游子爱家乡情结,莎丽的“乐修水”更多的是做免费推广,平台收益不高。为了节约成本,她一人身兼数职:文案、编辑、拍摄、策划、业务洽谈与对接……数不清多少个深夜,办公室里“一人一茶一电脑而已”,甚至有时连续几个月没休一天假。
创办乐修水以后,她自学摄影,拿着一台单反不知疲倦地走遍了修水36个乡镇,只为了让大家通过“乐修水”的推送能看到修水更多的美。她的镜头里,有蓝湛湛的天轻盈盈的水,有远山如黛有鸟语花香......
她的镜头里,有相互支搀过马路白发苍苍的老人......
有陪留守儿童做游戏时那如花儿般绽放的笑脸......
有带着斗笠裹着塑料布收拾垃圾桶的环卫工人......
有重阳节看公益演出开怀大笑的留守老人......
还有6.23修水遭遇特大洪灾的时候很多珍贵的镜头......
6.23修水遭遇特大暴雨,莎丽冲到了抗洪救灾第一线。凭借一年多的自媒体经验,莎丽迅速建立了“乐修水抗洪救援网络小分队”交流群,发掘各路新闻资信,分享协调救援情况。
6月23日凌晨在朋友圈看到白岭镇沙坪村因山体滑坡,一家三口被埋的消息,她立马打电话给白岭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求证事情的真实性,当被证实后,她又和在场的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时刻救援事情的进展。当得知现场停电,众人持手电筒在徒手挖土救人后,莎丽及时在朋友圈及各大粉丝群发布求助信息,为他们募集急需的救援设备。那天凌晨五点多,发布了第一篇临时推文《修水今夜无眠》,把当晚收集的各种灾情及天气路况以及公职人员和各路爱心人士的救援信息整理推介。
一夜没睡,天渐亮刚眯上眼,莎丽被一个求救电话叫醒。一位在外打工的乐修水粉丝说,他们那个村子四周被淹,现在一百多位老人、孩子等都站在村子最高处的楼顶,由于大雨的冲刷,地基也已不稳,情况很危急,需要紧急转移。因为家里电话信号中断,他已经联系不上家人,只能向“乐修水”平台求助,希望能帮他们联系相关部门,赶去支援。接完电话,莎丽立马起床,与多方联系沟通,终于问到乡镇书记的电话并向他们通报了险情,得到乡镇正组织人马紧急赶去转移受困群众的回复,莎丽转告给他们的家人后才放下心来。
没过多久,电话又一次响起,电话是修水的抗洪英雄匡美健的妻子打过来的。当天凌晨三点左右,匡美建和另外两位基层干部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被洪水冲走,下落不明。匡美建的妻子得知乐修水平台一直在通过各个渠道跟踪此事后,打来电话询问是否知道他们的情况。她在电话里焦急的和莎丽说家人找他都找疯了,如有任何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她,并嘱咐莎丽和她保持联系。然而不幸的结果是,英雄没有平安归来,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永远地活在了修水人心中……
抗洪救灾的半个多月里,莎丽运营的“乐修水”公众平台推掉了所有商业推广,全程跟进救援的最新进展。在这期间,莎丽手握相机用镜头与文字纪录着特殊时期一个个难忘的或感人或动情的瞬间。乐修水从受灾情况,救援队搜救与转移受困群众情况,到各机关单位参与灾后重建情况,爱心商家和老百姓送餐情况,爱心人士捐款,公益组织发放救援物资情况,再到老百姓对三位抗洪英雄的追忆与怀念等各个方面共发送相关推送93篇,累积点击量达到90万,多篇推文阅读量超过五万+。
洪水肆虐的那段时间里,多位粉丝在平台上给她留言,感谢“乐修水”这段时间及时的跟踪推送,让异地他乡的修水人也能及时了解到家乡的情况。“洪水无情,人间有爱”。通过众多感人事迹的推送与宣传,让大家看到了在洪水面前修水人民的勇敢与坚强,让大家感受到了在灾难来临时人间的大爱与温暖!
在抗洪期间,莎丽便想借助手上的资源创作一首纪念6.23抗洪救灾的主题曲,以鼓励修水人走出悲伤,赶走灾难的阴霾,重建家园。于是她邀请修水籍知名歌手周子琪,修水籍词曲音乐人郑力宾,并邀请到了爱心企业欧克赞助,经历二十多天创作,一首由莎丽策划、乐修水出品的纪念6.23修水抗洪救灾的主题曲——《手牵手肩并肩》在乐修水公众平台推出,点击量达近4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共鸣、收获了满满好评。
公益一直是莎丽的热情所在,推广故乡的文化更是莎丽心中隐藏的夙愿。修水县全丰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丰花灯”的故乡,也是莎丽的家乡。在今年四月份,莎丽热心推荐全丰花灯参加中央三台《黄金秒》在九江举行的选拨赛,并被央视节目组选中。
由于节目组经费和参演人数限制,最多只能五人去北京参赛,莎丽只得自己带队。虽然从小听着花灯长大,但从未唱过花灯,此刻从没上过舞台、从没拿过话筒的莎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她没有被困难打倒,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与努力,莎丽带领的“乐修水全丰花灯队”在《黄金秒》的舞台上挑战成功,莎丽也向全国人民精彩地介绍了美丽的家乡修水和家乡的传统文化瑰宝――全丰花灯。
这就是莎丽。从偶然萌生创立的想法到兢兢业业地逐步壮大“乐修水”平台再到抗洪救灾期间日以继夜地追踪报道最后站在央视耀眼的舞台上讲述着自己家乡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二十年前离家北漂闯荡到回乡摸着石头过河创业再到成功地运营好了一个传递正能量的最后为中国的网络和谐建设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她始终是一位充满爱心、怀揣梦想、热心公益、快乐善良的女人。
坚持发现身边的细小闪光点、传递身边的感人瞬间、认真办好每一次的公益活动、不遗余力地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与乡镇特色、坚持正确客观的舆论导向、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她身上散发的光芒就像她创建的“乐修水”平台所秉持的理念一样:传递感动与正能量,助力建设绿色和谐网络家园!
有话哇:
如果她的故事感动您,那请您到下方两个投票端口每天为编号号的孙莎丽和编号号的龚九森投上宝贵的一票吧。一直到12月9日12点为止哦。
这里!跟着小编的步骤一起动动你们的手指吧~
投票端口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