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30日央视CCTV13《新闻直播间》报医院王庆明博士谈“高温持续,如何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后,7月31日央视CCTV4频道也报道了我院王庆明博士的这番讲解:“夏天因气温显著增高,超过人体的耐受力,人体体感表现极度不舒服,情绪波动大,即医学术语讲的‘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压增高,血压高就容易引起脑出血;再加上室内空调、室外骄阳,冷热交替,人的反应条件不容易跟上,就易引起内分泌方面的失调以及神经系统的一种应急反应,这神经系统反应导致血压改变,从而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进入三伏天,各地“高烧”不退,全城热浪席卷并将持续发酵。高温难耐,无数人身体出现不适,病危甚至猝死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一时之间,高温驾到谨防热射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类病症呼声四起,各疾控中心也是大声呼吁市民:注意防暑,保障健康!
为此,王庆明博士指出:高温炙烤,室内空调不宜过低,否则室内外过大的温差造成人体忽冷忽热,亦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再加上正常作息受高温影响、汗液分泌过多等,都是夏季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面对夏季诸多的危险因素,提高警惕、提早预防、及时就医对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关键!
心脑血管疾病来犯,是否有“症”可循?
据王庆明博士介绍:心脑血管病来犯一般先兆症状明显,有症可循。王博士还列出了四种先兆症状帮您及早发现鉴别心脑血管疾病。
一、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二、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三、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四、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而头痛一般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发症状。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该提高警惕。
怎么做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面对夏季诸多的危险因素,我们应如何安然度过这炎热夏季呢?为此,蓝十字脑科专家王庆明博士也提出了五点建议帮助大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一、保持室内空调温度适宜,避免温差过大,室温不应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据相关数据统计,当气温达到35℃甚至更高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体温调节中枢不够敏感,若频繁地进出过于低温的空调房间,室内外温差过大,忽冷忽热,容易导致身体调节失衡,这些猝死的诱发原因。
二、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注重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并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无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适量锻炼,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规范作息,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睡眠充足。
三、多喝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夏天出汗较多,体内水分流失快,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如此。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身体散热,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
四、注意防暑。若需外出,尽量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外出时应戴上防晒帽,穿轻薄的棉质单衣并备壶水,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很多患者在夏天因炎热难耐、夜间睡眠质量下降,易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因此做好防暑降温也十分必要。
五、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合理服用药性温和的药物。夏季务必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要合理使用药物。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也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王博士强调: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多留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及早察觉,医院做检查,才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安然度夏的最好方法。
专家推荐:
王庆明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上海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第三届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专业特长
擅长神经外科疑难疾病,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颅低肿瘤、脊柱脊髓畸形、脊髓肿瘤、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诊疗有独到的理论知识及深厚造诣,能够非常熟练、高质量地开展颅底肿瘤、脑深部肿瘤、脊髓内肿瘤、脑干肿瘤等神经外科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治疗和术后精良的管理工作。
专家简介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创始人史玉泉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先后在上海医院神经外科、医院神经外科任职,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庆明博士能熟练运用微创伤手术方法成功地切除了许多患者的脊髓肿瘤;采用经多种手术入路为不同的脑垂体瘤病人手术切除了垂体腺瘤;应用锁孔技术的方法为病人切除了颅底肿瘤;在保留面听神经的条件下为多名巨大听神经瘤患者成功地切除了其肿瘤。王博士已成功开展近五千例神经外科手术,成功救治了众多颅内肿瘤高危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