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定义:
不是一种病,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理结果。脑积水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和(或)蛛网膜下隙积聚,使脑室扩大、脑实质相应减少,称为脑积水。
脑脊液的产生与作用:
是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内,成人总量ml,相对密度(比重)1.。人体每天分泌脑脊液约ml,因此,脑脊液每天要循环更换3~4次。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中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维持颅内压、脑组织渗透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左、右外侧孔后正中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脑积水的病因:
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
①先天畸形:可能与父母接触了某些化学放射物质,孕早期发热、服用某些药物、胎位异常、羊水过多等有关。较多的畸形由脊柱裂、中脑导水管狭窄等。
②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室炎等,由于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特别多见于第四脑室孔及脑底部的蛛网膜下腔粘连而发生脑积水。
③出血:颅内出血后纤维增生可引起脑积水,产伤后颅内出血吸收不良是新生儿脑积水的常见原因,且往往被忽视。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蛛网膜粘连而发生脑积水。
④肿瘤:颅内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新生儿期难得遇见肿瘤,以后可发生神经胶质瘤,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神经母细胞瘤。
㈡脑脊液分泌过多
是指分泌旺盛,引起脑室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脑积水。
㈢脑脊液吸收障碍
如胎儿期脑膜炎等所致脑脊液吸收障碍而发生脑积水。
按时间分类:①急性脑积水:即伤病后数小时至2周内多为阻塞性脑积水,又称非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在脑室系统流动受限所致。梗阻部位多在脑室系统狭窄处,如室间孔、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出口处等,梗阻以上的脑室系统可显著扩大。
②慢性脑积水:伤病后3周至数月乃至一年后发生多为交通性脑积水,是指由于蛛网膜颗粒阻塞,脑脊液不能被蛛网膜颗粒吸收。通常是由于蛛网膜下隙出血引起蛛网膜粘连。特点是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①常发生在2~3周左右(蛛网膜下隙出血与脑膜炎并发)
②头痛最常见双额部(因脑脊液回流较少,故在卧床后或晨起时较重,坐起可缓解)
③恶心呕吐,伴随于头痛(特点为早晨头痛严重时呕吐)
④共济失调(站立不稳)
⑤视物障碍(视物不清,视力丧失,外展神经麻痹产生的复视)
⑥步态不稳,其次为记忆力障碍,呆滞,淡漠,孤僻等。其他可有癫痫或轻度瘫痪等。
护理问题:
⒈意识障碍:与脑积水病变发展有关
⒉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及抽搐有关
⒊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有关
⒋生长发育改变:与脑积水病变所致有关
⒌视力障碍:与脑积水病变发展有关
⒍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感染、癫痫。
⒎焦虑
护理措施:
Ⅰ、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脑疝,积极配合抢救。
Ⅱ、发生呕吐时立即报告医生,观察呕吐内容物的颜色、性质、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呕吐严重时补充各种营养。保证患者每日入量,防止发生脱水、电解质失衡,遵医嘱用药。
Ⅲ、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下床活动,保持分流管通畅,重视患者的主诉,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Ⅳ、预防癫痫,备齐用物,加强宣教。
Ⅴ、视力下降的患者应做好预防跌倒、坠床。防止发生意外。加强健康宣教
Ⅵ、预防感染。颅内感染与伤口感染
Ⅶ、饮食护理,给予清淡、少刺激、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腹腔分流术后应待排气后进食。
Ⅷ、预防压疮。
Ⅸ、加强健康宣教。
作者:lan兰难。。
欢迎更多原创文章.......
赞赏
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