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和
医院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潍坊资深名医。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专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脑血管出血和缺血性疾病,颅底肿瘤,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周垂贤
医院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脑病外科中心总院区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颅神经外科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脊柱脊髓外科医师分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对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重型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熟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其中脑血管搭桥手术水平及手术例数省内领先。
魏健
医院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可熟练完成脊髓血管造影术、动脉取栓及静脉窦血栓取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及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等。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师从王君教授、曹向宇教授。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师从李佑祥教授、刘爱华教授、吕明教授并被评为优秀进修生。以第一、二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编论著2部。
患者中年男性,因“突发意识不清并呼吸心跳停止40分钟”入院。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入院前心肺复苏40分钟,入院后继续给予心肺复苏。待恢复心跳后查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脑室铸型,梗阻性脑积水,环池消失,脑沟脑回消失,脑干及大脑皮层低密度改变”,考虑存在缺血缺氧性脑病。
心肺复苏后成功后查颅脑CT。
告知家属病情,家属治疗积极。遂急症行脑室外引流术+脑血管造影术。造影未发现明显责任动脉瘤。
第一次脑血管造影见LPICA起始部小凸起(形状规则),LV4段狭窄。考虑:
(1)若患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那动脉瘤应该要更大一些,动脉瘤不显影考虑颅内压高、血管痉挛或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等因素;初步打算2周左右后复查颅脑CTA或脑血管造影。
(2)因为患者发病时自高处跌落,不能完全排除LV4段狭窄致意识障碍或者肢体无力导致摔伤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D旋转造影未发现明显颅内动脉瘤。
脑室外引流缓解颅内高压,患者血压升高,须泵入降压药物管控血压及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发病第六天及第十天复查颅脑CT示颅内情况较前改善,但仍无自主呼吸。发病第十天夜间突发心率及血压的下降,须大剂量联合应用两种升压药物维持血压。考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可能性大。血压管控改善后复查颅脑CT示脑室内血肿较前明显增多,证实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即刻查颅脑CTA仍未发现明显动脉瘤。结合造影结果示LV4段狭窄,颅脑CT示LVA末端高密度影,不能排除LVA末端夹层动脉瘤的可能。病情进一步稳定后,拟行载瘤动脉闭塞术(LV4段),但脑血管造影发现LPICA起始部动脉瘤。3D重建见动脉瘤瘤颈宽。
选择用Atlas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即刻胃管内注入负荷量双抗。
支架微导管超选动脉瘤远端困难,通过填塞微导管释放成篮弹簧圈后,用微导丝导引支架微导管至动脉瘤远端。术后工作位即刻造影见动脉瘤致密栓塞,但载瘤动脉欠通畅。
导引导管撤到V1段后造影见载瘤动脉彻底不显影。遂即刻通过导引导管推注替罗非班并持续泵入。第一次推注替罗非班后再次造影见载瘤动脉较前显影稍改善,遂再次通过导引导管推注替罗非班。第二次推注替罗非班后载瘤动脉显影较前明显改善,但仍欠通畅。决定微导管超选入载瘤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通过微导管推注替罗非班后微量造影见载瘤动脉通畅。最后正侧位造影见动脉瘤致密栓塞,载瘤动脉通畅。结束手术,术后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共20小时。患者升压药物不断减量。术后复查2次CT未见新发梗塞灶(表明载瘤动脉通畅),脑沟脑回恢复,但脑干仍低密度影,丘脑梗塞,第三脑室仍受压。-01-26凌晨患者血压再次下降,又须两种升压药物联合应用。复查CT示丘脑出血,出血量大,累及中脑。患者家属当日夜间,医院继续治疗。回顾整个病程:
第一次造影结果假阴性,考虑(1)瘤内血栓形成;(2)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缺血缺氧性脑病致颅内压增高。
后期患者丘脑出血,考虑(1)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痉挛致丘脑梗塞后出血;(2)口服双抗(无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等)?(3)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致动脉硬化。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