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本能方法论》第5讲发汗法的禁忌与剖析
时间:.10.19
姓名:苏秋红
文章重要观点或者知识:
1.
中医讲的是方法,并不是讲的哪一张方子对哪一个病。
这是中医的一个思维形态,跟其他任何医类不同。其他的医类是这个药治什么病,中医谁要是这么说,我说他不够中医的水平,因为中医讲的是方法。什么叫方法呀?方法不是药。你千万不要认为方法是药,是药方子,不是,方法是一个智慧。那些药不管一味两味三味,七八味十几味,它组成的一个方剂是实现这个智慧的。那些药,不管一位两位三五六七八位十几位,它是组成的一个方剂,是实现这个智慧的,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这是中医跟世界任何医类不同的。
我说的发汗法是个方法,它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一个方剂,实现它发汗的这个方法。它不用麻黄行不行?完全行!你只要是能让他出汗,就是发汗法。
2.
根据病势,调整方法,顺势利导。
发汗法是一个小系统,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小青龙,这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麻黄汤为主,根据本能排异趋势不同,方子有一些变化,所以用药,组方,完全是以本能趋势为根据的,就是一个势,我一再讲的这个势,这个势不光是在医学上,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要讲势,一个国家,一个政治体制,一场战争,一个经济行为,不管一个什么行为,一定要看势,这个势是非常重要的,我讲过一次,专讲的这个势。
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个发汗系统,完全是根据本能趋势制定的。比如说葛根汤,葛根汤,里头包含着一个方子,包含了一个什么方子大家看一看,包含了一个麻黄汤的方子,但是呢,它又项背僵,缺津液,你看,里头又有一个补津液的方法,你看你就领悟了。哪一个是那个补津液的?你看一看,解肌法是补津液的,你看,它又包含了一个解肌法的方子,合起来叫葛根汤。这是发汗趋势的一种变化,说,你趋势变了,我方法也变了,你怎么变我怎么变,我总是根据趋势,利导你,这是百战百胜的一个智慧。
大青龙是一个重症,这是个感冒的重症,是发汗汗不出,说用过发汗的方子,出不来汗,所以就提高了麻黄的用量,提高了一倍,而且用了石膏。用石膏干嘛?他这个排异反应特强烈,外部要排不出来,他还要从内部排,也就是从大肠从大便排,这个时候呢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大便还没有怎么着,所以预先设防用石膏,因为我们看出来了,这个人呢渴、烦躁,就是热的太深将要入内部,所以用的石膏,这就是用的未雨而绸缪,你还没有到内部,我先清一下内部,同时清一下内部。这,这是什么呀?这是一个战略家的大智慧,也是一个医生的大智慧,所以大青龙汤发出汗来,一汗而愈,一次好病。
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在发病以前呢,就有水气。水气是什么东西呢?现在我们常听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脑积水,各个脏器都可以出现积液,这就是中医说的水气,我们能治积液,哪儿积液我们也能治,我们不是往外抽,抽了还长,我们是让它自己排出去,让它恢复机能,排出去,不长了。那是技术,这是智慧,明白了吧?多么简单的东西啊!我给你弄个管子,我做个机器,我给你抽出来,这是技术,说我用不着管子,我让你自个人排出来别再长了,好,它排出来了不长了,这是智慧。
这小青龙有水气,大家看水气是什么呀?干咳,肺里有水,喘也是肺里有水,呕而无物,胃里头有水,胃组织里头有水,下利是肠里有水,噎是食道,小便不利,甭说了,代谢有障碍。这四张方子,形成了一个发汗法的小系统。
3.
葛根、石膏、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的作用。
葛根通行全身津液,石膏通肠,解渴生津。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这几味药啊,这都是去水气的药。如果是肠子里有水气,是干姜、五味子,肺里有水气,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肺和胃,这是治水气的。
4.
中医如何看待局部症状与整体系统的关系。
中医看待每一个症状,每一个生命活动,都是从生命过程当中来看,而且都是从宏观看微观,都是从微观返回宏观,这么来看。我再重复一遍,中医看一个生命活动,比如说,排汗,是从宏观来看排汗,再从排汗,这一个汗来看宏观,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影响,它许许多多的关系是什么。什么叫许许多多的关系?比如说,依赖关系,制约关系,直接关系,间接关系,直接关系中的依赖与制约,间接关系中的依赖与制约,而且有共生关系,等等。
发汗这一个行为,就是这一个活动,我们看到整体是什么,它的整体是伤血。我们取微似汗,益佳。为什么?因为保持了不伤血液,只排出了异物,这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是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我们看到了宏观的血就知道,我们发汗要取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流漓,所以这是发汗的一个程度,一个是发汗的禁忌。从这点我们看,所有的医书,医学的书籍,其用心,其精微,其大道,没有一个能超过《伤寒论》的,这是我们从发汗当中,看到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个复杂的关系,要我们去思考。我们就知道,什么样的不可发汗,发汗最好是发到什么程度,不可怎么着。这种治病的方法,是不是智慧?如果说,中医的这个思维形态,跟缺什么补什么,不可同日而语。你缺什么呀?这腿抽筋,缺钙,补钙,这多简单,缺血,补血,输血,缺什么,补。
5.
发汗法的六种禁忌。
不能发汗有六种,
一、是长疮的,疮家,就是长疮的人,长疮不是说我起了个泡泡,起了个疙瘩,不是,说痈疽,大的疮面不愈的,老脓血淋漓的,长期不愈,这个样的人不要发汗。因为什么呀?因为每天老是脓血淋漓,他很多的津液都在这个疮疡当中消耗掉了,他没津液,你再发汗也发不出来,没有津液的人,你发不出汗来。如果说要是绝对不能发汗也不是,你发一次汗,出来了好病了,可以,发不出汗来,你别再发,发出汗来了,病没有好,你也别再发,不要两次发汗。两次发汗会造成什么?你想排异也没排出来,也没达到目的,你反倒把那个疮给搞得更严重了,体质更衰弱了。
二、汗家不可发汗。汗家是什么呢?多汗的人不要再发汗,因为多汗的人呢他这个体液天天在丧失,天天丧失很多的津液,如果再用药再发汗呢就会竭其血液,伤他的血液。伤血液会怎么样?会使病情逆转,会把病搞得更厉害了。
三、亡血家不可发汗,比如说跌打损伤流了好多血,妇女血崩血漏崩漏,或是破伤出血、枪伤出血,不管什么伤出血,大出血以后不能发汗,如果发汗呢会造成,你要排异排不了,造成这个人引发出别的病来,因为缺血,出来一些别的复杂的缺血的病情。
四、咽喉干燥者,老觉着嘴嗓子发干,不出汗,出汗也没汗,出不来汗,出来汗也好不了病,不够,津液不够,不支持这次排汗,不支持这次排异。
五、衄家,衄家也是失血家,就是经常流鼻血的,不能发汗。
六、淋家不能发汗,有淋病的不能发汗,发汗尿血。
从这六条禁忌里头,我们要看出一些事情来,看出什么来?我们看出这么一个道理,我们用发汗法发汗,目的不在汗是在排异,目的是排异而不是排汗。你看排汗是什么?取微似有汗,微是小,比小还小,小汗,似有汗,那一面是什么呀,也似无汗,似有似无的这种微汗最好,这是排异的汗。很难做到这一点,做到不出毛病可以,能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张仲景的描述是,益佳,是最好。从这一点看我们也领会到,排异是目的,排汗是方法,目的在排异而不在汗。
从另一方面说,大汗淋漓病必不除,一定好不了病。为什么呀?你丧失津液了,是让你排异的,你弄得大汗淋漓,反倒丧失津液了,所以张仲景说病必不除,病一定去不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一切的出血,一切的伤津液,都是禁忌发汗的。这是因为什么?《内经》上有一句话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禁发汗,你去发汗就等于你掠夺汗,你要掠夺汗就会伤血,掠夺了血就没汗。你看看是不是?亡血家不能发汗,发汗也没有,没津液的不能发汗,发汗也发不出来。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汗同源,血和汗是同源的一个东西,我们发出来的汗,不仅仅是水分,说把血球留下了,我们没伤血,不是,发汗夺出来的汗,是带着许多的物质,一块损失的。
6.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含义。
虚,它是宏观上的意思,是一般性的,它是整体的机能有欠缺,然后就中医把它说成是一个虚,并不是西医所理解的那样,你缺了哪种物质要给你补上哪种物质。
我上来喘气是虚,怎么虚?这问题大了,没点儿学问你说不出来还。“你给我看看吧”,一看我冠心病,哈,你冠心病啊,高血压,“对,我吃着降压药呢,控制得挺好,就这爬一楼,就喘,我得先待会儿才能跟你说话”。冠心病啊,怎么补啊?完了吧。这个流派的,他是曾经为了探索人的健康,一代一代地努力了多少年,形成了这么一个理论,没有错,但是我们说,把这个东西,认为是一个最高的标准来看,那是错的。
如果要我来看这个问题,我不先看虚实,我是先看病。怎么你八十九了这么棒啊?咱调查调查。啊,我明白了,你因为什么什么,你现在是个什么状态,我岁数不大还是中年呢,我说中年没错吧,人要按一百岁来说,我算中年吧,这五六十岁算中年吧,怎么中年就完啦?有病了!有病治病吧。什么病?冠心病啊,冠心病是血管病啊,动脉硬化,脂肪性。不叫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吗?治病吧!怎么着虚,怎么着补啊,怎么着实,怎么着泻啊?这内容往后就多了,不是说虚则补之。这一句话是说的天下,你是一个人,你不是天下,它说的一万个病一千个病,你是一个病,说不能拿着宏观的东西,去在具体的一个人身上用,但是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用的一个方法离不开宏观,你不是补就是泻,这么一个关系!
7.
大黄牡丹皮汤的含义
如果说没有发热恶寒,没有向外排异的趋势,这儿肿。肿,为什么要肿?这儿充血。充血了这种趋势也是向外排,向哪儿排?它要溃烂,溃烂,肿的地方要溃烂要化脓,要排出来,我们不让它化脓,别让它自己溃烂了排出来,我们引导它从大便排,我们知道向下的就向内,对不对,向内的也向下,我们知道这个生命活动。我们干脆让肠子剧烈地运动,肠子剧烈地蠕动,这个剧烈地蠕动得充血吧,那血在哪儿来?上部的血往下走,降,肿的地方这儿充血,往下走,从哪里走?从血管,从循环,血管走。我们还有,还有药啊,牡丹皮啊,吃了以后被吸收上血液里去了,它能以让肿处,这个牡丹皮,让这个血液活动起来,本来血淤积在肿这个地方是不活动的,它去了可以让它活动。
你看它活动,下头引导,它下来了,下来了从肠腺里分泌出去了,它是异物啊,我们人有一个本能就是要排异,这是我们引导它从大便出来,明白吗?我们引导一下,也叫诱导一下,诱导,那是利导法就是诱导法,诱导法就是有人为的成分要多一点,其实呢还是借着本能的升降出入。我知道肠子剧烈运动要充血,充血一定是上部血往下走,对不对?我要发汗是下部血往上走,头先发汗,后是脚心发汗手发汗,最后脚手发汗。把升降出入了然于心,看到这个肿物,知道它怎么着用破血的方法,用破淤的方法,用诱导的方法合起来,就是从大便里出来,你看一副药就好,试试,绝对没问题。
学习感想:我们的生命本能像一位母亲一样保护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爱护她,不要做任何伤害她的事。
本能论学习日志35本能方法论第5讲发汗方法禁忌与剖析
.10.16
代春娟
一、主要内容
1、你说麻黄汤治什么?
这个话不好回答。为什么呀?因为中医讲的是方法,并不是讲的哪一张方子对哪一个病。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中医的一个思维形态,跟其他任何医类不同。其他的医类是这个药治什么病,中医谁要是这么说,我说他不够中医的水平,因为中医讲的是方法。什么叫方法呀?方法不是药。你千万不要认为方法是药,是药方子,不是,方法是一个智慧。
2、发汗是什么?排异啊,把身体内部的异物排出来呀。这汗出不来,汗腺不分泌,张仲景制了一个麻黄汤,是让汗腺分泌发汗的,把病毒性感冒治了,麻黄汤治了。麻黄汤还治别的吗?我说治。治什么?多了,碰见什么了治什么。碰见什么了啊?一定是碰见需要发汗的,它还可以治其它的病,治许多病,这是中医的方剂,这是中医的药物。
3、麻黄这个药,它本身有两个作用,一个利尿一个发汗。你这位大夫是用它的发汗的能力,还是用它利尿的能力?你要用它发汗的能力,就用桂枝来帮它,让他周围组织得到充足的血液,它就要发汗,你要不用桂枝,用甘草,它就利尿。
4、发汗法是一个小系统,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小青龙,这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麻黄汤为主,根据本能排异趋势不同,方子有一些变化,所以用药,组方,完全是以本能趋势为根据的,就是一个势。
5、葛根汤,里头包含着一个方子,包含了一个什么方子大家看一看,包含了一个麻黄汤的方子,但是呢,它又项背僵,缺津液,你看,里头又有一个补津液的方法,你看你就领悟了。哪一个是那个补津液的?你看一看,解肌法是补津液的,你看,它又包含了一个解肌法的方子,合起来叫葛根汤。
6、大青龙呢?大青龙是一个重症,这是个感冒的重症,是发汗汗不出,说用过发汗的方子,出不来汗,所以就提高了麻黄的用量,提高了一倍,而且用了石膏。用石膏干嘛?他这个排异反应特强烈,外部要排不出来,他还要从内部排,也就是从大肠从大便排,这个时候呢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大便还没有怎么着,所以预先设防用石膏,因为我们看出来了,这个人呢渴、烦躁,就是热的太深将要入内部,所以用的石膏,这就是用的未雨而绸缪,你还没有到内部,我先清一下内部,同时清一下内部。
7、小青龙有水气,大家看水气是什么呀?干咳,肺里有水,喘也是肺里有水,呕而无物,胃里头有水,胃组织里头有水,下利是肠里有水,噎是食道,小便不利,甭说了,代谢有障碍。
8、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这几味药啊,这都是去水气的药。如果是肠子里有水气,是干姜、五味子,肺里有水气,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肺和胃,这是治水气的。
9、发汗法的禁忌是什么?为什么发汗还有禁忌?因为中医看待每一个症状,每一个生命活动,都是从生命过程当中来看,而且都是从宏观看微观,都是从微观返回宏观,这么来看。
10、有不能发汗的,不能发汗的有六种,一种是长疮的,疮家,就是长疮的人,长疮不是说我起了个泡泡,起了个疙瘩,不是,说痈疽,大的疮面不愈的,老脓血淋漓的,长期不愈,这个样的人不要发汗。因为什么呀?因为每天老是脓血淋漓,他很多的津液都在这个疮疡当中消耗掉了,他没津液,你再发汗也发不出来,没有津液的人,你发不出汗来。如果说要是绝对不能发汗也不是,你发一次汗,出来了好病了,可以,发不出汗来,你别再发,发出汗来了,病没有好,你也别再发,不要两次发汗。两次发汗会造成什么?你想排异也没排出来,也没达到目的,你反倒把那个疮给搞得更严重了,体质更衰弱了。
11、汗家不可发汗。汗家是什么呢?多汗的人不要再发汗,因为多汗的人呢他这个体液天天在丧失,天天丧失很多的津液,如果再用药再发汗呢就会竭其血液,伤他的血液。伤血液会怎么样?会使病情逆转,会把病搞得更厉害了。
12、亡血家不可发汗,比如说跌打损伤流了好多血,妇女血崩血漏崩漏,或是破伤出血、枪伤出血,不管什么伤出血,大出血以后不能发汗,如果发汗呢会造成,你要排异排不了,造成这个人引发出别的病来,因为缺血,出来一些别的复杂的缺血的病情。
13、咽喉干燥者,老觉着嘴嗓子发干,不出汗,出汗也没汗,出不来汗,出来汗也好不了病,不够,津液不够,不支持这次排汗,不支持这次排异。(津液不足,分泌不够)
14、衄家,衄家也是失血家,就是经常流鼻血的,不能发汗。
15、淋家不能发汗,有淋病的不能发汗,发汗尿血。
16、我们用发汗法发汗,目的不在汗是在排异,目的是排异而不是排汗。你看排汗是什么?取微似有汗,微是小,比小还小,小汗,似有,似有,似有汗,那一面是什么呀,也似无汗,似有似无的这种微汗最好,这是排异的汗。很难做到这一点,做到不出毛病可以,能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张仲景的描述是,益佳,是最好。从这一点看我们也领会到,排异是目的,排汗是方法,目的在排异而不在汗。
从另一方面说,大汗淋漓病必不除,一定好不了病。为什么呀?你丧失津液了,是让你排异的,你弄得大汗淋漓,反倒丧失津液了,所以张仲景说病必不除,病一定去不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一切的出血,一切的伤津液,都是禁忌发汗的。
这是因为什么?《内经》上有一句话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禁发汗,你去发汗就等于你掠夺汗,你要掠夺汗就会伤血,掠夺了血就没汗。你看看是不是?亡血家不能发汗,发汗也没有,没津液的不能发汗,发汗也发不出来。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汗同源,血和汗是同源的一个东西,我们发出来的汗,不仅仅是水分,说把血球留下了,我们没伤血,不是,发汗夺出来的汗,是带着许多的物质,一块损失的。
17、先嗓子疼,这种感冒它不适合发汗,它是适合透表的那种。这是说过去,要是我现在治这个病,我觉着很简单,很简单,我就直接就排异,从大便排。如果说你有发热恶寒的时候,我可以给你加上透表的药。要是没有发热恶寒的时候,光是嗓子疼,我两三味药就是从大便排,一次就好。这是有本能论以后的排异方剂。
你要有嗓子疼,一看红,充血,又肿,不发烧不发冷,我说给你一个方子:牡丹皮30克、大黄10克,如果有大便干燥的,你再加上紫草10克,或着15克也行,20克也行,这个药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它没有向外走的趋,它要有向外走的趋势,你加银花、连翘、牛子、桔梗、甘草、牡丹皮,让它向外走,它向外走,你向外走吧,它(如果)没向外走的趋势,你向下走吧,完了。
分析:如果说没有发热恶寒,没有向外排异的趋势,这儿肿。肿,为什么要肿?这儿充血。充血了这种趋势也是向外排,向哪儿排?它要溃烂,溃烂,肿的地方要溃烂要化脓,要排出来,我们不让它化脓,别让它自己溃烂了排出来,我们引导它从大便排,我们知道向下的就向内,对不对,向内的也向下,我们知道这个生命活动。我们干脆让肠子剧烈地运动,肠子剧烈地蠕动,这个剧烈地蠕动得充血吧,那血在哪儿来?上部的血往下走,降,肿的地方这儿充血,往下走,从哪里走?从血管,从循环,血管走。我们还有,还有药啊,牡丹皮啊,吃了以后被吸收上血液里去了,它能以让肿处,这个牡丹皮,让这个血液活动起来,本来血淤积在肿这个地方是不活动的,它去了可以让它活动。
我知道肠子剧烈运动要充血,充血一定是上部血往下走,对不对?我要发汗是下部血往上走,头先发汗,后是脚心发汗手发汗,最后脚手发汗。把升降出入了然于心,看到这个肿物,知道它怎么着用破血的方法,用破淤的方法,用诱导的方法合起来,就是从大便里出来,你看一副药就好,试试,绝对没问题。
18、有嗓子疼的你就不能发汗,咽喉干燥能发汗吗?你发不出来,它没这个趋势,你别忘了顺势利导啊,你没有势,它本能系统要发汗才能发汗,不是我们让它发就发,听明白了吗?
嗓子疼的是透表,有汗的是解肌,没汗的是发汗,发汗汗不出的是重发汗,大青龙。
19、麻黄汤,头疼,发烧发冷哆嗦,它向外向上,凡是向外的都向上,你出汗的时候你看看,脑袋先出,头先出汗,呕吐的时候也出汗。干嘛呀?这是人体生命运动的一个最根本最根本的一个活动,升降出入,升就出,降就入,绝对是不能错一点儿的。
二、感受
1、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的治水气区别于茯苓泽泻白术:
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配伍发汗药,能将水气从汗腺排出去,干姜辛温走表,细辛通窍走表,五味子有收敛的作用,半夏辛温发散的作用,都是一种向外的作用。
茯苓能将组织、细胞中的水气通过小便排出去。泽泻清热利尿,白术促吸收也是从小便排出。
2、生命是神奇的,不是医生的能力,是生命的能力,如果生命没有能力,你医生的医术再高,开的方子再好,病人服药后没有任何的反应,都是无济于事。就是说开的方子对,生命就得到了帮助,她就会提高自己的能力,该排异排异,该调节调节,使生命恢复平衡。
3、排异趋势,不是我们想让他往哪儿排,而是要观察生命需要从哪儿排。也不是说向外就不能通通大便利小便,像大青龙汤、透表汤、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不是,不论是向外还是向内,归根结底就是排出体外,所以目的是排异,哪里有障碍就解决哪里,但是用药是要考虑的,以什么为主,兼顾什么,并且不能妨碍主要的排异。
长按识别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