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澳洲食品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两个字
安全
在澳洲
水龙头的水可以直接喝
超市买回来的蔬菜可以直接吃
餐馆后厨执行严格的卫生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
可谁能想到
一向以食品安全自豪的澳洲
近日竟爆出重大隐患——
超市羊肉馅中含有寄生虫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脑损伤
1
近半羊肉馅中含弓形虫,患精神分裂症风险激增
羊肉馅是华人非常喜欢购买的食品,无论是包饺子还是做馅饼都少不了一盒羊肉馅。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FlindersUniversity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澳洲超市出售的羊肉馅中,近半数都含有弓形虫!
(图片来源:DailyMail)
此次研究持续了六个月,研究人员每周购买三次超市的羊肉并进行测试,最终在79份样本中,有34份被证明携带了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可引发感染的寄生虫,猫狗、生肉、自来水中常携带有弓形虫。
(图片来源:网络)
弓形虫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并可以在人体内存活一辈子。
感染轻微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伴随着眼睛模糊、发红肿痛。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它会给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带来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永久性的大脑及器官损伤!
(图片来源:DailyMail)
如果是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则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还有可能流产、早产,胎儿甚至可能会患上脑积水、脑膜炎等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更可怕的是,一项针对8万人的研究还发现,感染弓形虫会使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50%!
(图片来源:DailyMail)
弓形虫的危害如此巨大,但其实对付它们也很容易,那就是——
肉一定要煮熟
在澳洲,羊肉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超市出售的羊肉一般不会冷冻,而且是生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弓形虫的存活率。
食品标准局(FSA)提醒人们不要食用未煮熟的羊肉。
(图片来源:网络)
高温或者低温都可以杀死弓形虫。
将肉煮至内部温度66°C以上,或在低温-12°C下冷冻一夜,这样可以破坏弓形虫的包囊,使之无法存活。
(图片来源:DailyMail)
2
鸡蛋牛奶全中枪,频频召回为哪般
近年来,澳洲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让人不禁质疑澳洲是否还是从前那个“令人放心的国度”。
今年3月,澳洲紧急召回了一批“有毒鸡蛋”,这些鸡蛋被怀疑感染了沙门氏菌。
被召回的鸡蛋正是广受消费者喜爱的BlueMountains和MyFarm品牌。
(图片来源:DailyMail)
在接下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当局先后发出了五次鸡蛋召回令。
沙门氏菌会导致患者发烧、头痛、严重腹泻、恶心和呕吐。
被召回的鸡蛋原本在Coles、Woolworths、Aldi等大型超市均有销售。
(图片来源:DailyMail)
除了鸡蛋,一直被称为“澳洲之光”的牛奶也未能幸免。6月,各大超市紧急召回8款热销牛奶,而这次的召回理由更加匪夷所思——牛奶中可能掺杂了清洁剂?!(图片来源:Yahoo)
据9NEWS报道,乳制品公司LactalisAustralia宣布召回一批牛奶,因为这些产品中或含有“一定量的乳制品清洁剂”。
(图片来源:9NEWS)
仅隔一周,又有8款牛奶因可能感染沙门氏菌被召回。此次风波甚至导致墨尔本牛奶工厂停产。(图片来源:HeraldSun)
即使你家中并没有买过这些产品,但你仍然极有可能中枪,因为此次受污染的一款Pauls牛奶曾被评为“咖啡师的最佳牛奶选择”。许多咖啡店都会使用这款牛奶制作咖啡,你喝到的咖啡有可能正是由受污染的牛奶调制的。7月,GippslandJersey由于未按标准进行巴氏杀菌而召回了一批牛奶。9月,Coles召回一批自有品牌全脂牛奶,理由是这些牛奶“闻起来有一股金属化学制品的味道”。(图片来源:网络)
日常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物竟也如此频繁受到污染,超市究竟还有什么可以放心买?3
1年连发起食品安全事件,“花样”层出不穷
除了食品受到污染,其他食品安全事件亦是层出不穷。
据HeraldSun报道,-年间,澳洲发生了起食品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HeraldSun)
其中,八分之一的被召回原因是食品中出现了金属、塑料、玻璃等物品,去年草莓藏针事件犹在眼前。
更恶心的是,还有很多消费者在食品中发现过蛆、毒蜘蛛、蛾子等生物。在今日澳洲的网站搜索,此类新闻数不胜数......
(图片来源:今日澳洲)
布里斯班的一位妈妈从Coles买了一块蛋糕,在常温环境下放了两个月,发现蛋糕竟然一点也没有发霉。
她说:“怪不得我们当天吃的时候就觉得味道怪怪的,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这位妈妈对超市甜点中的防腐剂含量表示担忧,她表示吃过蛋糕的家人都不喜欢蛋糕的味道,“尝起来就像是防腐剂”。
(图片来源:Yahoo)
除了添加防腐剂,另一种延长食品寿命的方法则是“过期假装没过期”。
布里斯班北区Chermside一家商铺的经理被员工举报上架过期食品。
(图片来源:CourierMail)
经理给员工发短信批评他们扔掉了过期食物,并称自己“将过期的火腿从垃圾箱捡回来,尝试继续使用”。
经理称商铺承受不起浪费的损失。
(图片来源:CourierMail)
今日结语
食品安全重重危机,
当澳洲也不“安全”,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此提醒各位读者,
购买食品记得保留小票,
如食用后感到不适
应立即就医。
你在澳洲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吗?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资料来源:DailyMail、9NEWS、HeraldSun、Yahoo、今日澳洲小蜜蜂官方合作伙伴Bupa私人保险、医院保险、生育保险、签证保险,都找小蜜蜂!
官方合作伙伴Bupa
医疗、新签证等优质保险全程保障
线下网点多,专人帮理赔
合作机构多,业务覆盖广
联系小蜜蜂任一客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