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英擅长于消化系统疾病与免疫系统疾病,肾脏,风湿,痛风类的诊疗,从小生长在医药世家,其外公为大理州名老中医李金山,受其言传身教,打下了坚实的中医中药功底。年开始学习西医学并在此期间师承中华老字号洪光保元堂段洪光老先生学习中医药,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医学及药学双硕士。杨洪英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云南女医师协会肝胆脾胃病专业分会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长达28年之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诊疗经验。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人体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可用于治疗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也是孕妇的营养补充剂。目前缺乏筛查、预防和补充叶酸缺乏症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如适宜人群、时机、剂量和疗程等。《中国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主要探讨合理补充叶酸与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应用叶酸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以下是专家共识的主要建议。
主要推荐意见叶酸状况评价(1)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是评价临床叶酸缺乏的特异性指标(I类推荐,B类证据)。
(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评估叶酸功能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IIA分类推荐,C类证据)。
叶酸营养状况改善(1)均衡饮食是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的首选(I类推荐,B类证据)。
(2)对于叶酸缺乏的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可采取补充叶酸或食品强化等进一步措施,改善叶酸的营养状况(IIA类推荐,B类证据)。
叶酸在备孕和孕产期人群中的应用1 备孕、孕早期妇女
?一般人群
(1)对于无高危因素的女性,建议从可能怀孕或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0.4mg/d或0.8mg/d,直至怀孕第3个月(I类推荐,A类证据)。
(2)个体化补充:有以下情况的女性可酌情增加补充剂量或延长孕前补充时间。①生活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②新鲜蔬菜、水果消费少;③血叶酸水平低;④备孕时间短(I类推荐,B类证据)。
(3)建议孕早期孕妇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体重,以降低胎儿NTDs的风险(I类推荐,B类证据)。
?特殊人群
(1)有出生史的女性1)NTDs建议从可能怀孕或至少怀孕前一个月开始补充叶酸4mg/d,直至怀孕第三个月;因为是国产剂型,可以添加叶酸5mg/d(一级推荐,A级证据)。
(2)若夫妻一方患有NTDs或男方有NTDs生育史,建议孕妇从可能怀孕开始或孕前至少一个月开始补充叶酸4mg/d,直至怀孕第三个月;因为是国产剂型,可以加叶酸5mg/d(一级推荐,B级证据)。
(3)对于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缺陷、泌尿系统缺陷,或有这些缺陷家族史,或一、二类直系亲属中有NTDs出生史的女性,建议从可能妊娠开始或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0.8~1.0mg/d,直至妊娠第3个月(I类推荐,B类证据)。
(4)女性患有糖尿病、肥胖、癫痫、胃肠道吸收不良,或服用增加胎儿NTDs风险的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苯巴比妥、二甲双胍、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甲氧苄啶、曲安奈德等,建议至少在孕前或孕后3个月开始服用。
(5)对于高Hcy的女性,建议补充叶酸至少5mg/d,
并在血清Hcy水平降至正常后再次怀孕,连续补充叶酸5mg/d,直至怀孕第三个月(I类推荐,B类证据)。
(6)MTHFR位点有TT基因型的女性,可根据个人情况增加补充剂量或延长孕前补充时间(I类推荐,B类证据)。
2 孕中、晚期妇女
(1)推荐孕中、晚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B级证据)。
(2)孕中、晚期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3哺乳期妇女
(1)推荐哺乳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C级证据)。
(2)哺乳期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叶酸多学科临床应用1 叶酸和心血管疾病
(1)虽然循证医学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叶酸水平降低引起的Hcy水平升高仍然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不推荐叶酸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建议补充叶酸降低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IIA类推荐,A类证据)。
(2)为降低首次卒中风险,伴有高血压的hyperHcy患者可使用叶酸单药或含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I类推荐,A类证据)。
(3)每天服用0.8mg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12可达到降低Hcy水平的最佳效果(IIA类推荐,A类证据)。
2.叶酸与脑卒中
(1)高Hcy是卒中的明确危险因素(A级证据)。为了降低首次中风的风险,可以每天补充叶酸0.8mg或叶酸联合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IIA类推荐,B类证据)。
(2)对于近期发生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Hcy水平轻度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卒中复发风险(ⅱb类推荐,b类证据)。
3.叶酸与认知障碍
(1)认知障碍患者在没有叶酸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不主张长期连续服用叶酸(III类推荐,A类证据)。
(2)认知障碍患者应常规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叶酸缺乏者可补充叶酸0.8mg/d(IIA类推荐,C类证据)。
4 叶酸与精神行为异常疾病
(1)叶酸缺乏可能与ASD有关,常规补充0.8mg/d叶酸对育龄妇女计划怀孕可降低后代ASD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但对ASD患儿通过服用叶酸改善ASD症状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III级推荐,C级证据)。
(2)在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叶酸(推荐0.5~2.5mg/d)可提高治疗反应性(IIA类推荐,B类证据)。
5. 叶酸与慢性肾脏病
(1)不建议使用叶酸来延缓慢性肾病(CKD)的进展。建议叶酸低或缺乏的高血压CKD患者可考虑叶酸单药治疗(0.8mg/d)或含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可能有利于延缓CKD的进展(IIA类推荐,B类证据)。
(2)提示在Hcy水平较高的CKD患者中,叶酸可常规用于预防脑血管疾病(IIA类推荐,A类证据)。
(3)CKD饮食配方能满足每日叶酸的摄入需求。补充叶酸可作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辅助手段。对于有叶酸缺乏证据的患者,补充叶酸可以提高血红蛋白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性(IIA类推荐,B类证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