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大医传承二第20-1讲苓桂术甘汤证治
文章重要观点或知识。
1.苓桂术甘汤
自主调节法,停饮。
饮与水,与痰之不同。
饮与痰都属病理产物,粘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停潴于脏器腔间器官组织之分泌物。水是停潴组织之中,是代谢障碍。
茯苓40桂枝30白术20甘草20
水毫升,煮取毫升分服
2.煎药可以与甘澜水煮之。
这个方子如果说用甘澜水煎,绝对药效会提高很多。甘澜水那水上那珠子,你看那个珠子,你再看看你家里自来水,包括纯净水,你看看你倒出来那个珠子来了没有。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鉴定甘澜水的方法。甘澜水稀释什么液体都特别容易,你像积液这东西,它不是水,它是一种黏液。张仲景这甘澜水就是为这黏液设的。你看甘澜水,甭管你洗衣服也好,洗毛巾也好,洗带油的东西也好,非常容易干净。我弄两块肥肉泡甘澜水里一块,泡在纯净水里一块,到明天早上一看,甘澜水里泡的这块肥肉,四周都是毛毛丫丫的,那一块差的多。
3.苓桂术甘汤原文
伤寒,若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这一条是治饮的,是治停饮,这个停饮和积液没什么不同。它是发生在伤寒,就是在传染病以后,这伤寒是传染病的一种,这儿的伤寒不是指的一个病,是指的一类病。不管是发汗,是用吐法之后,心下悸,这心下逆满,逆是什么,从心下往上,往上走,一种势力,往上走,这叫逆。这个气机是以上为逆,以下为顺,以通为治,以塞为乱,这是心下逆满。这心下逆满,是接着若吐、若下,或者是吐,或者是下,就是或者用吐法,或者用下法之后,发生的这个症状。这是心下逆满是一个水饮的一个根据,心下逆满,上冲胸,冲胸,心下,就是剑突这个部分,这不是胃吗。上冲胸,有一种势力,往上冲到胸,这是一个症状。如果站起来,要是站着,就头眩,眩晕,脉沉紧,这三个根据,心下逆满,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
病势:
逆满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这三个现象说明了内部一种什么情况。
心下逆满,上冲胸,这不是呕吐。要是胃里存的东西是吐出来了。这个不是呕吐,是上冲胸,只是一种感觉,排不出物来。为什么排不出物来,就是它没在胃里,它在胃以外的,在脏器间的,胃以外。要是在胃以内就呕吐,它只有一种上冲的感觉,有一种满的感觉。
起则头眩,为什么站起来就头眩?这东西是病理产物,它本身是有害的,它在血液当中进入大循环,随着循环到了大脑。这个人就是像中毒一样头眩。
你再看脉,循环是一种什么状况,沉、紧。沉脉是循环不足的一个脉,紧,是一种势,收缩血管的一种紧张状态。你看循环是这一个状态,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很虚弱的人。而且在脏器间有病理产物,出不来下不去,进入血液,使大脑神经中毒。这头眩怎么办,自主调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苓桂术甘。茯苓是个化水的,是运化水液的,在组织当中的水,可以从小便,排出去;白术是促进运化的,运化就是促进组织把水分吸收了;桂枝是通血脉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个饮是出不去的。所以用这四个药,通过小便把水饮逐出去。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脏器间的水就不能从小便出去。上两个月武京予治的肺感染胸水,不就是用利水的药吗。茯苓泽泻,还有猪苓,她为什么要用猪苓泽泻,高烧40度以上,里头有热,是属于排异的。这一个没热,不用猪苓泽泻,就用茯苓。
原文: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萎,苓桂术甘汤主之。
吐下后发汗,就是汗吐下以后出现的虚烦。什么叫虚烦,胃肠里头,没有东西了,没有宿食,没有硬便,这叫虚烦。这一个要是发热,叫虚烦,要如果不大便,腹硬满,这不叫虚烦,这是属于实的,里头有很多内容物要排出来。这一个没有,虚烦,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这个胸下面心下逆满,跟这一个相比,这一个是心下痞硬,比心下逆满要严重的多,这一个胁下疼比逆气冲胸要严重,上一条气上冲胸,这一条气上冲咽喉,又高了。胸和咽喉,冲胸和冲咽喉,冲咽喉这个症状又重了一等。这跟前一条是一样的,比前一条的症状加重了。后头有一句说经脉动剔,则久而成痿,这一个不像是别人加上去的,像是张仲景告知你,这一个要是长时期的好不了,就是成痿。痿就是肌肉萎缩,肌肉萎缩是个严重的营养障碍,这个是个苓桂术甘汤,是个自主调节的方法。
4.苓桂术甘汤与五苓散猪苓汤的区别。
为什么苓桂术甘汤是自主调节,五苓散与猪苓汤是排异?
五苓散与猪苓汤有热,苓桂术甘汤没有热。三者都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不是排异和自主调节的特征。苓桂术甘汤用自主调节,它是脉沉紧,循环不足,它里头这个饮是病理产物分泌出来的。是先有了一个病,才有的这个病理产物。五苓散猪苓汤,利小便利的水,利的小便是因为什么,因为功能障碍,才有的小便不利,那一利小便排出去就好。这一个不是,你利小便排出去,一次两次,十次,这个病不见得你能治好。这是个慢性病,这是循环不足。这体能很虚弱,没有排异反应。只要是这个人没有热,脉弦细,或者是沉紧,头眩,不渴,也有水肿,也有小便不利,就不是这么典型了,那么这个病用什么,有头眩,记住,有头眩的就是苓桂甘术汤。五苓散没有头眩,猪苓汤也没有头眩。以头眩是这个病的特征,说起则头眩,或者是身为阵阵摇,都是这个苓桂甘术汤所指的症状,如果要脉沉紧,或者是沉细,体温不足,可以加炮附子。
5.问答:
嗯,可以说性质一样,但是用的方子不一定是一样,说这个方子可用不可用,我认为也可以用。不过还能更好一点儿,如果对脑积水来说,可以加上增强脑循环的药,比如说川芎,黄芪,党参。
如果说不渴,体温不高,不发冷,有水肿或没有水肿,发冷可以加桂枝,如果要很冷,脉要沉,加附子。
你看还有别的症状没有,也可以。看他有别的症状没有,这循环怎么样,这脉搏怎么样。如果要脉细,或者是沉细,这是一种情况,这个循环量很低,应该用参,用桂枝,用人参,可以加强循环。心包积水,一些分泌出来的东西,可以从小便出来。
所以用药治病在于你变化,裁决,就叫化裁,根据你遇到的病,来化裁这张方子,你才能成为高手。
6.伤寒原文改错:
伤寒,发汗后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目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
发汗则动经是前头的,没吐没下,发汗了,就身为阵阵摇。下,也不造成,吐也不造成,就是发汗,就会造成身为阵阵摇。要不是发汗造不成这个,可以气上冲胸,也可以气上冲咽喉。以前伤寒论上写着,没有标点符号,究竟这个句子在哪儿断。要发汗,就动经,身为阵阵摇,不是吐下以后又发汗,不是。
当初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病,这是个陈旧病感冒了。在治感冒的时候,甭管你吐,甭管你下,都会造成气上冲胸,气上冲咽喉,心下逆满,胁下疼,脉沉紧,起则头眩,都会造成这。为什么,吐下是什么,并没说吐下是错误的,吐法,是用吐法,对,用的对,它也会出现旧病,下,说通便法,用的对,也会出现这个病。要是发汗,就不一样就造成身为阵阵摇。我见过发汗的造成这个病,身为阵阵摇,赶到身为阵阵摇的时候,这身上还有汗,这汗止不住。什么叫动经,我看这个经就是神经,就是出现了神经症状,就是哆嗦、抖,你想咬住牙,咬不住,这个牙老嘎嘎嘎嘎嘎,老是这么响,全身哆嗦,水也喝不了。这个动经,身为阵阵摇,是这么个症状。说站起来,站不起来,站起来就倒了,卧床还好一点儿,往上一起就头眩,转,这个病就是苓桂术甘汤。如果要脉沉细,可以加附子,吃了附子和苓桂术甘汤以后,汗也不出了,也不抖了。吃几副就好了,这是个旧病,不是汗吐下造成的新发生的那个病,它是继发的旧病。
7.不典型苓桂术甘汤证
这一类的病,头眩,我老头眩,我头眩的难受,有水肿吗,有水肿,脉沉紧,也没有,气上冲胸也没有,上冲咽喉也没有,有时候有胁下满,或者是有胁下疼,这病怎么治,苓桂术甘汤。吃几副就好了,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把这个范围要扩大,你会治的病就多了。要不你只会治一个,你扩大以后你会治十个。真正典型的这个病,一百个人,发生一百个,苓桂术甘汤证,说典型的那个连五个也没有。我说的这个不是典型的可能占九十多个得,头眩,心下逆满,或者有水肿,小便不利,有心下悸,都可以用苓桂术甘汤。
长按识别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