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专家介绍
王居祥主任中医师
科室:肿瘤内科
擅长:肿瘤疾病、血液病
为南京中医学院首届六年制本科毕业,医院、医院、医院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学、血瘀学临床近50年。中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乳腺、食管、胃、肠、肝、胆、胰腺、卵巢、子宫、鼻咽、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以及肺、脑、骨、等转移性肿瘤疗效彰显,深受病人推崇。曾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拥有科研制剂克瘤丸(国家专利)1项,该制剂对脑、鼻咽、肺、消化道等肿瘤有较好疗效。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作为主编编写肿瘤专业性著作4部,近期将有《中医肿瘤治疗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学》新著出版。
徐力主任中医师
科室:肿瘤内科
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学博士后,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肿瘤内科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博士后。兼任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肿瘤培训专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抗癌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癌友康复协会顾问。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年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医药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7~.6受马来西亚卫生部邀请,任马来西亚HOSPITALSULTANISMAIL医院中医肿瘤专科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和实验研究。
徐艺主任中医师
科室:消化科
现任国家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传承工作室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成员,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师承人员,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被评为医院“最满意的医务工作者”。擅长结肠炎、萎缩性胃炎、脂肪肝、胃肠肝瘤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在十五年的临床工作中,传承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的中医消化的学术造诣,师从徐景藩、单兆伟、刘沈林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疾病临床一线的诊疗工作,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慢性结肠炎、萎缩性胃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胆石症以及胃肠肿瘤等疾病,并为消化病患者提供日常保健及心理咨询。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消化道专业书籍六本,完成省级科题两项,在研科题省级科题一项。
戴友平主任医师
科室:心内科
主任医师,大学教授,医学博士,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常务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专业委员,南京市预防医学会非传染疾病专业委员,美国内科医师学会会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完成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治疗余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余例。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实用心脏电生理学》年湖北科技出版社;《多器管功能衰竭与临床》年湖北科技出版社;《今日心脏外科学》年湖北科技出版社;《心力衰竭》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子凯主任中医师
科室:呼吸科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名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分会常委兼秘书,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库成员。年在复旦医院呼吸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师从吴门医学流派曹氏传人曹世宏教授,参与编撰《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评按》,近年来曾跟师国医大师周仲瑛侍诊抄方一年。对呼吸系疾病的中西诊治有深入研究,特别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内科杂病等有自己的特色和体会。
于顾然主任中医师
科室:脑病中心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对脑血管疾病、头痛、眩晕、自汗、盗汗、失眠、帕金森病、麻木、周围神经病、脑积水、癫癎、偏头痛、耳鸣、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等中西医诊疗尤为擅长。对于中药防治记忆力下降、痴呆、帕金森病有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英文杂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课题:“机械再通加小剂量溶栓剂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排名第一,主持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杂志审稿人。先后提出“隐性肾虚与显性肾虚并存”理论,“益肾精与补脾胃并用的先后天同补”理论。著作及成果: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10篇,其中数篇英文著作被国际SCI收录,发表省级优秀论文1篇,参加国家课题研究,获省厅医学奖1项,主持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陈四清主任中医师
科室:消化科(肝胆)
擅长:肝炎、脂肪肝、肝肿瘤、内科杂病
中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医院感染科主任中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首批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全国中医临床优秀研修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证学习已经12年,深得其真传,擅长运用中医药辨治治疗慢性肝病、肿瘤、腹泻、青春痘、神经性皮炎等疑难杂症,提出了“湿热疫毒是乙肝的根本病因”“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加重的根本因素,祛邪消癌应贯穿肿瘤防治的始终”等学术观点。
陆海芬主任中医师
科室:脑病中心
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工作秘书,江苏省名老中医符为民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慢性脑供血不足、颈腰椎病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主持并完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椎管宁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风寒痹阻证临床研究》)。
陶杏芬主任中医师
科室:肾内科
擅长:肾脏病及内科杂病,主要论文:“肾病综合症血清r-谷氨酰转移酶活性的观察”,“52例肾炎和慢性肾衰患者双肾B超图像结果分析”,“扩容纠酸是血灌成功的重要措施—抢救二例药物中毒体会”,“中医舌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透析后重度神经精神异常3例报告”,“肾病综合症20例治疗小结”,“对97例维持性血透病人的治疗体会”,“凤茎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体会“等20余篇。
刁人政主任中医师
科室:普内科
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中医师。年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温病学家孟澍江、沈风阁、王灿辉先生系统学习中医温病理论,有扎实的中医功底。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学习危重病的监护和治疗技术。临床中西医并重,二十多年一直从事危急重病及内科疑难病的临床救治。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感染性疾病、急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各种疑难杂病。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有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有关防治感染、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的论文十余篇。
史锁芳主任中医师
科室:呼吸科
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肺病学教研组组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呼吸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金陵医派中医药研究中心理事;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协作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第一批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擅长呼吸系统病症及内伤杂症的中医药治疗。尤对顽固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机化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及肺系疑难病症、肿瘤调理等有较深研究,对运用五运六气学说、量效关系理论治疗肺系复杂重症等有较深研究。
孙云霞主任中医师
科室:老年科
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医药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杂病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获本科学位。年9月-年8医院心脏科进修一年,年8月-年6月攻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师从名医专家唐蜀华教授,获心血管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侍从跟师于江苏省名老中医专家、孟河学派传人胡铁城主任并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老年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老年杂病包括失眠、便秘、汗证、水肿、咳喘、眩晕、胃肠功能紊乱,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病、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年期综合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膏方调理。
周江主任中医师
科室:普内科
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急症及重症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曾获得医院“最满意医务工作者”,医院院内名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专家唐蜀华教授,重温经典,临证揣摩,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服务于广大病患。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课题多项,主持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二项。
石磊主任中医师
科室:心内科
.08-至今医院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的国家基金项目分课题〈冠心病症的应用基础研究〉已通过国家鉴定现还主持省科技厅及省管局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写专著两部。
地点:医院急诊三楼(原体检中心)
咨询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周六8:30~12:00)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