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30日,医院心内二病区完成一例成年人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经皮封堵术。患者性别男,55岁,以“反复3次脑梗死5年”入院,经胸心脏彩超发泡试验提示卵圆孔未闭,食道超声确诊为卵圆孔未闭(直径1.3mm),成功完成卵圆孔封堵介入术。
01卵圆孔未闭是什么卵圆孔是胚胎时期心脏房间隔中部左右心房间的交通孔,出生后卵圆孔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靠近、粘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3岁以后仍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在成年人群中,有20%~25%存在PFO。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O是不明原因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02卵圆孔未闭的危害1.反常性栓塞:这是指咳嗽、抬重物、腹压增高时,静脉系统和右心房的血栓通过心脏内的交通从右心系统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肾以及外周系统栓塞。
2.偏头痛:PFO患者的偏头痛发生率增高,PFO导致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是静脉系统微小血栓经过卵圆孔进入脑循环,引起脑栓塞,或由于某些神经体液物质(5-羟色胺)未经肺循环降解而直接进入脑循环引起偏头痛。
03PFO的治疗1.药物治疗:目前药物对PFO仅能够起到预防卒中,无治疗作用;
2.外科手术治疗:开胸手术创伤较大,目前已不是治疗的主导方向;
3.介入治疗:经皮导管介入封堵PFO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经济的治疗方法。
程国平主任支持下认真进行科室术前讨论
心内二病区吴帆主任医师在专家指导下行介入封堵术
中国上海产封堵器
封堵成功
04总结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是一个微创手术,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术后无禁忌,整个手术过程仅需20-30分钟,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远期预后良好被作为治疗卵圆孔未闭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有指征的PFO要积极的进行封堵,防止右向左分流,有效的降低卒中再发风险,无论是临床防治还是经济效益都是有益的。
PFO相关诊疗体系需要MDT多学科合作,心内、神内、超声科医师和护理师多方协作对于患者的诊疗显得尤为重要。由此,一项由心内科、超声科及神经内科共同完成治疗隐匿性脑卒中的新技术-PFO封堵开始应用于临床,心脑同治,预防卒中。
(文、图: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END--
扫描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