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人类,只要活的时间足够长,每个人都会痴呆的。
痴呆患者,需要警惕有无脑积水。
意义在于,脑积水导致的痴呆,是能够现代医学轻松纠正的。
因为80岁以上人群当中,脑积水的患病率可达5.9%。
如下的文字编译自下面这本书
基础知识
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临床三联征:步态不稳、尿失禁、痴呆。
Hakim在年最先描述了正常压力脑积水。
分类
这种疾病有两种:
①特发性
②阻塞性:可能是由于身体损伤后导致——颅脑外伤、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检查中,患者不存在视神经乳头水肿,而且,腰穿测量的脑脊液压力是正常的。
流行病学
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1~5.5%。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主要影响60岁以上的人;40岁前极其罕见。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男性=女性。
痴呆症病例中的6%,可归咎于正常压力脑积水。
70~7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0.2%;而8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患病率可达5.9%。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正常压力脑积水,是一种交通性脑积水,是一种脑脊液吸收减少(而不是过度产生)的疾病。
特发性者,主要的理论认为,静脉顺应性变差,损害了蛛网膜颗粒维持清除脑脊液的基线能力。
而继发性者,则认为蛛网膜颗粒处可能形成了瘢痕。
共同的结果,就是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之间产生了一个压力梯度。在一定的压力值下,脑脊液产量会减少(但仍超过吸收的脑脊液量)。脑脊液压力升高,会扩张脑室并压迫脑实质。结果就是,正常脑血流的中断,导致实质脉管系统的缺血性变化,以及随后的脑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病程隐匿,但通常是进行性发展的;最开始出现步态不稳定,继而为精神状态的改变,最终表现为尿失禁。
①动作启动困难
双脚貌似被粘在地板上,抬起困难,步态很宽,拖着脚走,转身看起来连轴转。
②尿失禁
最初是尿急,随后控制不住,然后直接失禁。
③智力改变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缺乏自发性,通常见于正常压力脑积水导致的皮质下痴呆。
④行为变化
可以表现为:在许多情况下,抑郁、躁狂、精神病特征,先于身体发现,且对常规的对症治疗反应不佳。
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至少3~6个月,且随时间而进展。
很久以前有过创伤或感染,表明是继发性,而非特发性。
体格检查
步高、步长、步速均降低。
站立时,脚间宽度也变大。
行走时,躯干有摇摆。
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都降低。
近期记忆受损。
完成复杂任务、或解释抽象概念的能力均受损。
诊断
①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因为可能存在记忆障碍,所以,询问一个曾经熟悉患者发病前状态的知情人是很重要的。
许多人表现出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如运动迟缓和僵硬。
②腰穿脑脊液释放试验
释放部分脑脊液,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预测外科治疗的反应:通过腰椎穿刺放出30~70毫升的脑脊液后比较前后步态变化。步态应在24小时内进行(改善≥20%表明测试阳性),尤其是与执行功能改善同时进行时。
如何治疗→没有药物被证明出对正常压力脑积水有显著的帮助。
①乙酰唑胺
重复腰椎穿刺+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提供了轻微和短暂的缓解,但仅得到个案证据的支持。
②左旋多巴
使用左旋多巴,来排除帕金森病,可能是有帮助的。正常压力脑积水对多巴胺激动剂不会有效果。
→手术
目前的治疗仅限于:从侧脑室经皮下隧道进入腹膜腔(或右心房)放置脑室-腹腔分流管、或脑室-心房分流管。
预后
最近的队列研究,已经证明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尿控视野、步态稳定性、认知评分,在分流术后1年均有改善。
病程2年的患者,有更大的分流后改善机会。
也有报道认为,症状存在多年且以前未确诊的患者已经出现改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