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呕吐的原因有哪些呢?
呕吐是婴幼儿身体不适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引起婴幼儿呕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当及药物反应引起呕吐
吃了不合适的食物或进食过多是引起婴幼儿呕吐的常见原因,服用某些药物,如补铁药物、红霉素类的抗生素等引起过敏及中毒反应时婴幼儿也会出现胃肠反应、呕吐。
2、胃肠疾病引起呕吐
胃肠道感染等疾病会引起婴幼儿呕吐。
3、其他疾病引起呕吐
伤风感冒、中耳炎、脑膜炎、脑积水等疾病,也会引起婴幼儿呕吐。
4、非生理性因素引起呕吐
哭闹厉害、晕车等也是引起婴幼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尤其要注意:婴幼儿呕吐时出现下列症状要及时就医
1、呕吐,同时伴有严重腹泻。
2、呕吐后出现嘴唇干燥、小便减少等脱水症状。
3、呕吐物中带有血液或呕吐物呈黄绿色。
4、呕吐,同时出现严重肚子疼痛。
5、严重的呕吐或反复呕吐已超过六小时。
6、呕吐前出现头部受伤,腹部撞伤。
7、怀疑由食物引起中毒。
8、怀疑呕吐物呛入气管,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那么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并带有较多水分。造成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胃肠炎引起腹泻
由饮食质量问题引起的腹泻称为急性胃肠炎。
2、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因为食物的量或质超过了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婴幼儿胃肠道负担过重引起的腹泻。
3、肠炎引起腹泻
细菌引起的痢疾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多发生在夏季,所以也称夏季腹泻。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肠炎,起其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病毒性肠炎多见于秋季。故也称秋季性腹泻。
4、食量不足引起饥饿性腹泻
新生儿或婴儿在喂养过程中由于食物的质和量不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而引起的腹泻。
婴儿饥饿性腹泻的治疗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母乳不足者每次喂奶后可适当加喂一些奶粉,或在两次喂奶中间加喂米汤,注意及时按月龄适当增加各种辅食;另一方面,对于食欲不好、吐奶、腹泻次数每天超过十次以上的重症患儿,可用中药调理其脾胃,同时逐渐给婴儿增加奶量及辅食。
小儿腹泻“三观察”
一、观察精神状态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二、观察体温
在腹泻病例中,85%左右的患儿是因为饮食不当,由饮食中的细菌、病毒而引起的腹泻,且容易出现体温升高。患儿腹泻时,尤其是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度以上)应特别重视,医院就诊。
三、观察大便形状与次数
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如果每天患儿腹泻五次左右,大便量不多,无明显的脱水现象,表明症状较轻,需要家长继续观察。如果患儿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坐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患有痢疾,应立即就医。如果患儿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补液。
以上是韵味妈咪给大家讲的婴幼儿呕吐、腹泻的原因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对宝妈们有所帮助。
健康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