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医院儿科张西凯
一、表1:常见各种脑炎、脑膜炎鉴别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隐球菌脑膜炎
支原体脑炎
常见病原体
2-3个月:大肠杆菌、B组溶链、葡萄糖球菌
3-5岁:流感嗜血杆菌、肺链、脑膜炎双球菌
5岁:脑膜炎双球菌、肺链
肠道病毒(EV71常较重)、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结核杆菌
隐球菌感染。可见于原发性、继发免疫缺陷病人,营养不良,久用抗生素患儿。
肺炎支原体。是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肺外并发症。
多见年龄
2岁以下多见。流脑为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
任何年龄均可出现。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为传染病。
3岁以内多见,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者,多有结核接触史或肺结核
10岁以下少见
多在2-14岁
主要症状
发热、惊厥、颅高压、意识障碍。流脑患儿可有皮肤瘀点、瘀斑等。
严重者可有昏迷、休克、脑疝甚至多脏器衰竭、死亡等。
前驱感染症状,发热,反复惊厥发作,意识障碍,颅高压,局灶性症状
典型病例分三期。可有结核中毒症状、性格改变、颅高压、惊厥等,重者可因脑疝致死。可有颅外肺部感染症状
常起病缓慢,先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头痛等颅高压表现明显。视力障碍、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常先有呼吸道症状,继之出现意识障碍等颅高压表现
体征
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受累。严重者可出现脑实质受累
单瘫、偏瘫、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可阳性
脑膜刺激征
颅神经损害体征
脑膜刺激征、视力障碍
肺部体征、颅高压征、病理征。一般无脑膜刺激征
血常规
白细胞增高(重症可减少)、中性粒细胞为主
白细胞增高
中性粒早期可高,以淋巴为主
白细胞以淋巴为主
CRP
上升
不高或轻度升高
正常或升高
降钙素原
上升
不高或轻度升高
正常或升高
CT或MRI表现
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脓肿等。
可正常,或表现为大小不等低密度或高密度影
肺结核,脑水肿、脑梗死、脑室扩大、脑积水等
肺部病灶明显。脑MRI可见点片状脱髓鞘、脑水肿、静脉窦血栓等
脑电图
部分可见痫性放电
高幅慢波,多弥漫分布,可有痫样放电波
慢波为主,无特异性改变
脑脊液
压力高,混浊,WBC增高,多-x10^6/L以上,中性(多核)为主,糖降低,蛋白明显增高,细菌培养可阳性。
流脑脑脊液外观似米泔样。
压力高,外观清亮,WBC增加,多在x10^6/L以下,淋巴(单核)为主,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脑脊液中病毒抗体及DNA检查可协助诊断
压力高,无色透明或毛玻璃状,WBC50-×10?6/L,淋巴为主,早期可中性粒为主,糖、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升高。静置12-24小时,薄膜形成,结核杆菌培养
蛋白细胞分离,糖显著降低,PPD阴性。墨汁涂片或真菌培养阳性。
细胞数轻度增高,以单核为主。蛋白略高,糖正常。脑脊液支原体特异性IGM阳性。
常见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脓肿、SIADH、脑积水、颅神经受损、癫痫、瘫痪、休克等
瘫痪、癫痫、SIADH等。
脑积水、脑实质损害、脑出血、颅神经障碍、瘫痪、癫痫、硬膜下积液等
注解:
1.
2.硬膜下积液患儿头颅透照实验可阳性。
3.结脑患儿临床表现及分期:
早期
中期
晚期
别称
前驱期
脑膜刺激期
昏迷期
持续
约1~2周
约1~2周
约1~3周
临床
表现
主要症状为小儿性格改变、可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发热、盗汗等)。
年长儿诉轻微或非持续性头痛;婴儿可有蹙眉皱额、嗜睡、发育迟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脑神经受损(常见Ⅶ、Ⅲ、Ⅵ)、脑炎症状及体征
左述症状加重,意识朦胧→半昏迷→昏迷;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代谢紊乱、颅高压→脑疝→死亡
4.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化脑或结脑患儿的脑脊液改变可能不典型,有时甚至呈现出病脑样的改变,需临床医生密切观察,综合分析。
5.脑实质及脑膜病变,均可使CSF压力升高,比如脑炎、脑膜炎、脑出血或占位等。
6.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蛋白增多;细菌(化脓菌、结核杆菌等)可释放葡萄糖分解酶使糖酵解增加,从而使脑脊液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减少等,其他均正常。
本小编联系email:zhangxk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