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点
1生理特点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三不足,二有余:肾常虚、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表现得生机旺盛,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2病理特点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对疾病的抗病能力差,加之寒冷不能之调,饮食不能自节,易感受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易于发病。
②小儿病后变化迅速,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易由轻转重,由重转危。
由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活力充沛,加之病因单纯,无情欲所伤及悲观忧郁影响,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易于康复。
3小儿生长发育特点
生长:表示形体的增长,
发育:表示各种功能的演变。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遗传因素、孕母情况、乳食喂养方法、营养状况、居住环境、疾病以及后天教育因素等。
01
体格生长
小儿体格生长,有各项生理常数,是通过大规模实践测量的数据加以统计得出,可再用于临床,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并为某些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①体重
测量体重,应在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行。小儿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高。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增长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公斤。
小于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0.7x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x(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x年龄。
体重测量可以反映小儿体格生长状况和衡量小儿营养情况,并作为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
②身高
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增长平稳,每年约7厘米。临床可用以下公式大致推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
身高(cm)=70+7x年龄。
身高增长与种族、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有关。
③囟门
囟门分前囟、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前囟的大小是指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囟部分小儿出生时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囟门反应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且头围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④头围
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接近成人,约为54~58cm.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头围小者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常提示为解颅(脑积水)。
⑤胸围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初生儿胸围约32cm,1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后胸围渐大于头围。一般营养不良或缺少锻炼的小儿胸廓发育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则提前。
⑥牙齿
人一生有2副牙齿,乳牙(20颗)和恒牙(32颗).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约在2~2.5岁出齐.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自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脱落,代之恒牙。
⑦呼吸、脉搏(单位:次数/分钟)
新生儿的呼吸:45~40,脉搏:~;
小于1岁的呼吸:40~30,脉搏:~;
1~3岁的呼吸:30~25,脉搏:~;
3~7岁的呼吸:25~20,脉搏:~80;
7~14岁的呼吸:20~18,脉搏:90~70.
02
运动发育
小儿运动发育有赖于视感知的参与,与神经、肌肉的发育有密切联系。发育顺序由上到下、有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
①粗运动
新生儿仅有反射性活动和不自主的活动;1个月小儿睡醒后常作伸欠动作;2个月时扶坐或侧卧时能勉强抬头;4个月时可用手撑起上半身;6个月时能独坐片刻;8个月会爬;10个月可扶走;12个月能独走;18个月可跑步和倒退行走;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6个月会骑三轮车。
②精细运动
手指精细运动的发育过程:新生儿时双手握拳;3~4个月时可自行玩手,并抓东西;5个月时眼与手的动作取得协调,能有意识地抓取面前的物品;5~7个月时出现用匙,乱涂画;18个月时能摆放2~3块方积木;2岁时会翻书页;3岁时会穿简单的衣服。
01
语言发育
语言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方式,语言发育反映神经的发育。小儿语言发育分4个阶段:①发音阶段(新生儿-3个月);②咿呀作语阶段(5-8个月);③单语句阶段(1岁);④成语阶段(2-7岁)。
小儿语言的发育,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之外,还需有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并与后天教养有关。
小儿推拿学习方法与步骤
学习小儿推拿,1.必须精通理论用于指导实践;2.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手法,以取得推拿疗效。
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全面掌握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的基本法则。如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四诊、八钢辨证、经络穴位,人体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
熟记人体穴位、操作及功用、主治、适应证、禁忌证等。
熟练掌握操作手法。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体质、疾病性质不同,转化过程复杂等,做出相应的手法调整。
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要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而不乱,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实达病所。手法是治疗的手段,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要达到常用的标准,做到熟练灵活,运用自如。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
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操作顺序按治则及取穴的部位灵活掌握,对刺激重的手法放在后面做,以免小儿哭闹影响推拿治疗。
鹿路通小儿调理是是小孩推拿传导中心,
更是学习如何调理宝宝身体的中心,
把爱传出去是我们的梦想!!!
联系电话/
长按下面识别-,有惊喜!!!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301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设备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