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文为年11月14日,慧明老师讲学之简要文稿(四)
《六祖坛经》研修班教学目标(四)
静功就在研修班上练就可以了,坐着听课的过程就是在练,大家平时坐这么久,腿早就不行了,但是在课堂上坐三个小时,大家都能坚持下来,这对于个人的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是在家,我们早就把腿拿下来了,这就是特殊环境对我们的约束,但是却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所以我们学会了以后,课堂上一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状态,就是保持始终是在功态,是在修炼,这个就是实修。
鼓励大家课下分享感悟,是在实证。大家通过实修有了一定的感受,在重温的过程中内化了信息量,这就是一种回流、强化,让这个信息不断的占据意识,把常态的信息慢慢的融合兼容,这样常态也是练功,练功也是常态,将来我们要练功日常化,日常练功化,因为本来就是一体的,所谓的洒扫日用都是道,处处是禅、处处是修,关键是修行的意识建立起来,时刻不离自性。
所以我们计划下周正式开设线下练功课程,我们暂定一周两节课,大家要长期坚持去练,以后练得好的学员可以带一带课,以后争取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可以来书院练功,定时定点练,这样有持续性,修行的就会更快一点。
我们刚才说的是养生,如果治病方面来讲,也是练功的效果是最好的。我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病例,在我还在大学读中医的时候,我母亲得了大脑积水,去医院检查,如果做开颅手术的话,很有可能就下不来手术台了,我有位同学的妈妈当时正好在练功,我母亲当时情况是大脑积水压迫神经,走不了路,处于一个瘫痪的的状态,我带着她去同学家练功,只练了十天的时间就好了,十天以后积水全部化掉,基本上正常了,所以我母亲的病例对正在学医的我有很大的触动,从那以后我开始坚持练功,并且还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气功研究会,组织一些同学一起练功,就一直在练功这条路上走下来了。后来也参加了很多科研项目,通过收集一些数据,研究致病机理,证实了气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那为什么练功会有作用?因为心识的力量大,不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一个念头就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这是我们修炼的目的,让我们自己做自己的“医王”。
将来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学习知道怎么来治病,要了解病因、病机,以后我们线上重点是讲健康管理方面的课程,我们会讲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因为中医和修行结合的是最紧密的,中医的体系是建立在气学的基础上的,所以过去叫“黄老之学”。如果不修道,是不能透彻中医的核心的。
中医的核心是“气”,刚才我们说的不是气就是气血,血是聚而成形的东西,本真依然是气,所以中医认为气是本源。中药来讲也是根据气味来治病,所谓“四气五味”,根据中药的气产生的功能,对脏腑产生调节效果,它是靠气的推动能力和分解能力,分解能力也叫气化。比如当归,我们都知道它不仅补血还活血,那它怎么发生这样的功能呢?就是因为当归本身来讲具备这样的能量,我们把它吃进脾胃里面,一步步气化,被人体吸收,转化成气血,传导到脏腑,这个气化的过程我们管它叫做“化合分解”也是可以的,西医学只知道“化合分解”,把其中最精华、最核心的“气”的部分给丢了,气的引导归人体的经,然后恢复人体的正常机能。
中医为什么讲辩证论治,有症状是功能失调,即便去西医检查没有病,但是你有症的话,就会感觉不舒服,却查不出病因,从中医来讲这就是病,这是功能失调,这就是一个气化的问题。所以解决了气的问题,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养生之道贵在养气,所有的根源都围绕气和能量,当我们元气足的时候,各种病是可以不药而愈的。
中医讲“五脏六腑之根,呼吸之门”就是指的元气,包括太极拳讲“命义源头在腰系”,这就是我们先天的地方。这在道家来讲叫“下丹田”,下丹田里面藏着元气,这个元气是五脏六腑之根,五脏六腑之所以能发挥生理功能,是因为这个地方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以供心肝脾肺肾的气化作用。因为功能施展需要运动,运动才能产生化合和分解,所谓的细胞的新陈代谢,一切的能源来自于肾气或者叫做元气,这个就是医学的根,当我们抓住最根本的时候,一切围绕气的时候,反而把这个问题简化了。
我们的健康体系包含这些内容,第一,练功,就是补气、练气;第二,如果用中药的话,我们就艾灸,再结合一些补气的药物,比如人参、黄精等。万病都由源头,我们从源头上掌握了,其他的就不用再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