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答实录
问:家中老人今年72岁,卧床3年,想给老人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却不知如何做好,请专家给指点一下吧,谢谢了!
解品启:您好。老人长期卧床可造成便秘、褥疮、肺炎、肌肉萎缩、静脉栓塞等问题。如果患者不能自行活动,那么以被动活动为主,主要是要拉伸一些肌肉和肌腱。目的在于防止进行性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操作应以平缓和持续性的牵张力为主。
◆◆◆◆◆
问:家父85岁,动脉硬化比较严重,最后爱打哈欠,而且流口水,这是不是说明疾病比较严重了?听说这是偏瘫的前兆,是这样吗?
解品启:您好。反复打哈欠可以是全脑缺氧的一种表现。口角偏斜和流涎可能是周围性面舌瘫的表现。出现医院就诊,行颅脑CT或MR检查,进一步明确脑部情况,以防病情加重及延误治疗。
◆◆◆◆◆
问:神经系统疾病老人发病率特别高,这个病和年龄是不是有关系,也就是说,到了一定年龄,人的神经系统是不是都会出现病变呢?
解品启:您好。人步入老年之后,自身调节功能下降,会出现血脂异常,血压,血糖调节失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类血管性疾病涉及到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相关机能障碍和损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暴露于各种射线以及有害环境的几率增加,也会出现不同的变性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就是其中的代表。
◆◆◆◆◆
问:家中老人,近两年来特别爱睡觉,特别是白天,吃完饭就睡,以前不是这样的,最近两年才这样,请问大夫这是怎么回事?老人今年78岁,有高血压,其它没有什么大病。
解品启:您好。人体进食后为充分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血液会大量向胃肠道分流,从而使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因此饱餐后往往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老人少食多餐,就餐后进行规律的吸氧治疗。同时根据这个年龄以及出现的基础疾病,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问:神经系统疾病非常高发,我父母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请问医生这类疾病会遗传吗?致病原因都有哪些?平日应该如何预防比较好?请专家给点专业意见吧!
解品启:您好。目前造成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是血管类疾病,这类疾病的遗传倾向并不强烈,是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病因具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将致病原因归结为一些危险因素,譬如年龄,性别,所在地区的气温,盐的摄入量,血压的水平,血糖的高低,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情况。总体来说,血管的进行性硬化是难以预防的。但合理的膳食调节、适当的体育活动、充足的睡眠及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对于这种硬化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问:最近这一年多,我经常耳鸣,还忘事,特别是睡眠,非常不好,入睡困难,晚上一点声音就会醒,睡得不沉,请问专家这种问题应该如何治疗?
解品启:您好。耳鸣,记忆力减退和睡眠障碍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症状。通常耳鸣可鉴于内听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刺激性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出现听力减退等情况。记忆力减退是脑功能退化的一种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记忆力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状态。睡眠障碍相关因素较多,主要和心身疾病相关,基础的心理支持,辅以适当的安定类药物应该有效。
◆◆◆◆◆
问:我头经常一股一股的疼,有时候还会有头晕的现象,头晕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大约二三秒钟,请问这是什么原因?今年67岁。
解品启:您好。反复搏动性头痛通常多见于血管性头痛。其中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头痛发作时间多于血管痉挛及血压波动情况相关,如果血压升高,持续出现动脉痉挛,可以加重大脑缺血。67岁已经步入老年,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若再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完全可以出现高血压性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
◆◆◆◆◆
问:脑供血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治疗?平日总有头晕的感觉,大夫说是脑供血不足。
解品启:您好。脑供血不足最常见的两种原因,一种是器质性病变,是指动脉硬化斑块所造成的管腔狭窄,另一种是功能性改变,是指脑动脉痉挛造成的暂时性血供不足。老年人反复的头晕发作,多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需积极治疗以免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
问:医生动脉硬化应该治疗?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解品启:您好。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变,是肌体衰老的表现,除受年龄,环境,性别,家族史等不可控制因素影响外,也受血压、血脂、血糖、吸烟、运动等可干预因素影响。生活中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糖和血压变化。积极休息,适当运动,保持情绪平稳。
◆◆◆◆◆
问:解医生,医院查CT,检查显示脑萎缩,还有些脑梗,请问后期应该如何治疗?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解品启:您好。脑萎缩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动脉硬化常见的脑部症状。应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并避免大范围波动。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形成。积极控制血脂水平。生活中应该注意规律睡眠,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
来源:青岛名医在线
▼往期精彩回顾▼春分养生:重在一个“和”字!这样吃,补钙、健脑、通血脉……青岛2岁男孩反复咳嗽,父母没在意…医生:严重可致命!每天1万步?美国专家说没证据,中国专家有终极结论,大数据支持
65岁陈道明、84岁钟南山,还有年过百岁的他们,告诉你长寿原来是靠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